这几年总有一个早起的梦想,早起要做什么,想法一直变,比如阅读、瑜伽、冥想、学英语……不变的是还一直处在梦想阶段……
一周多前,实践早起的念想越来越重,趁着先生4月10日开始复活节,决定跟他测试下睡前将一角的窗帘升起、拉起半边推拉门以遮挡早上的光线。家里是全开放式布局,先生又是个易醒体制,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早起的原因(借口)之一。
第一天,本打算先7点半起,一点一点提早时间,但6点20就醒了,没有太多挣扎的起来了。走向拉了一小半的床半十分惊喜的是太阳刚从对面的山上升起,那一份清晨的喜悦也跟着一起升一起升腾起来。
本来不大清楚如果能每天坚持早起要将多出来的晨间时光拿来做什么,这下可好,多了一个班钟。很自然的走到瑜伽垫上,起床感觉全身有些僵硬,做了些拉伸动作,似乎可以打一套20多分钟的八部金刚功。一边练功一边听到全身上下各个关节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今天中医姐姐说,会响说明正在松动,紧到不会响那就惨了)。练完功身体微暖,噼里啪啦的声响减少了些。还有很多时间,冥想吧!于是开始了第一天的冥想。
不太记得第一天的冥想过程,只感觉心稍微静了些。就这样,每天都没有太大心理斗争的起来了,每天都做了冥想。
开始冥想后,在微信图书上找到冥想相关书籍,以求系统学习也更好实践,边学边实践。
今天是冥想的第六天。读完了《冥想》,在读《十分钟冥想》时作者提到初期阶段建议每天写冥想日记,可以帮助感知。我喜欢这个建议。
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开始吧!
6点37分起床,阳光很好,但不算特别晴朗。
《冥想》里说道冥想姿势多种多样,采取何种姿势不是重点,保持头、颈、背部、盆骨在一条直线上是根本原则。刚开始可以尝试靠墙坐着一个月帮自己建立一条直线的感觉,但不建议长期依赖墙壁。
今天马上尝试了,靠墙后,背部感觉放松了一些,一开始头下意识地离墙,也说明了我的头部向前的倾向,肩胛骨的两侧有意识的向墙上靠,因为前几天坐久了感觉肩胛骨靠外侧有酸胀感,自认为是圆肩、肩向前的原因。
《冥想》里建议刚开始练习冥想,先从对身体的觉知开始、再到呼吸觉知,等你坐着时身体能够放松,呼吸能够平稳均匀顺畅后,才开始真正的冥想——进入意念阶段。
今早就从对身体的觉知开始。我发现腹部和腿根很容易紧张,不知是否与要进行腹式呼吸有关,但当我将注意力放在紧张的部位去放松它时,依旧能够保持呼吸的同时,呼吸也比较轻柔。前几天的冥想除了较为明显的酸痛之外,根本没有去留意太多身体上的紧绷,惊喜于这样的感知。
单纯打坐,什么都不想可能并不能达到冥想的效果,甚至很容易因为进步颇慢而很快放弃。而阅读成为了我的老师,在我准备好的时候,出现在我面前,带领我练习。
去年三月,我也是突然决定早起冥想,于是坚持了一个多星期,早起后白天还挺困的加上回婆家时被婆婆说怎么脸色不大好,心理暗示跑出来作祟说:肯定是因为早起,不够睡,精神不好身体也差了。于是第二天就睡了个大懒觉,我的早起计划也就不了了之了。一年过去了,我不确定这一次能不能坚持,但我好像放下了“心里暗示”这个潜意识,反而温柔地告诉自己:“什么都不会有,你很健全,别想那么多,放心的做吧。”
可能是Stephen的paradigm教给我,境随心变,我只需要改变我对“早起会残”的paradigm,将其转变为——什么时候起都没问题,这只是一个选择。
至于这次能否坚持,对自己还不是太有信心,好像也不想立什么flag,就这样顺其自然的就好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