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员文章《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强调要“实实在在抓好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实实在在检视整改突出问题,实实在在办好惠民利民实事,用实干推动发展、取信于民”。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思想和工作方法。当前,第二批主题教育正在深入推进,全体党员干部当以“实”字当头,投入真学“实”通、严查“实”改、躬身“实”践,把“实”的要求贯穿到第二批主题教育的全过程各方面,定能推进第二批主题教育硕果累累、取得实效。
投入真学“实”通、学思践悟的功夫,丰获“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仰果实”。刘少奇曾提出:“没有理论的人容易被‘俘虏’,被人家天花乱坠的话所迷惑。”投诸现实,少数党员干部“理论之根不深”,有的理论学习缺乏“静气”、学不深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有的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学不进去,“只摆谱架不弹琴”;有的理论学习“纸上谈兵”、学而不用,知行脱节“两张皮”。“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学习作为主题教育的首要任务,既是增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关键、更是主题教育落地有效的关键。广大党员干部不仅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学习各类会议精神和讲话要领,更要在各项考察中领悟主题教育的学习思路和方向,贯彻落实主题教育最新的部署安排,真正把党的创新理论内化于心。要始终保持“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以“细嚼慢咽”在深学细悟、细照笃行中“下实功”,持续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认知领悟,更加坚定地以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政治自觉认真答好基层工作的“每一道题”。
投入躬身“实”践、初心为民的情怀,丰获“立根原在破岩中”的“调研果实”。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为民服务、干事创业不会局限于一时一地一人,群众诉求、基层难题不会自己“冒”出来,而应聚焦于群众需求、体现出真情实意、落实在具体实践。党员干部要从细处着手、从小事入手,常到百姓家里坐一坐、常到大街小巷问一问、常到田间地头看一看,了解群众的“家长里短”,品味群众的“酸甜苦辣”,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让“民之所忧,我必念之”的为民情怀“一直在线”。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边推进边总结边优化,能马上解决的立即办,一时难以解决的制定时间表和路线图,紧抓不放,精准施策,逐项挂账销号,让群众坐上“评委席”、当上“评判管”,评判问题实质上有没有解决?解决的怎么样?解决的好不好?……切实用实干为民之心让基层工作“掷地有声”。
投入严查“实”改、尽善尽美的标准,丰获“揽镜自照求实效”的“整改果实”。主题教育抓得深不深、实不实,要看问题检视整改的方向准不准、力度够不够,查找的问题真不真、实不实。一个人的双眼如果被外物遮挡,就看不清事物的全貌,自然规律如此,看待自身问题同样如此。广大党员干部要擦亮双眼、动真碰硬,从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廉洁自律等方面深刻检视自己,真找问题、找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既要远近考量、又要前后衔接,既要做到“眼前病”药到病除,又要保证“长远事”平稳顺利,坚决避免“按下葫芦起了瓢”。坚持查找问题要全、整改问题要真,常“洗洗澡”“正正冠”“照照镜”,以“抓铁有痕”的毅力、“刮骨疗毒”的决心、“刀刃向内”的态度,从自身出发,寻病灶、找不足、挖根源,精准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实打实、真对真地整改问题。
(新疆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市委组织部 张钰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