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 吴雪凤
因为对古诗词朗读欣赏教学的困惑,假期中选择了阅读《余映潮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实录及点评》这本书,希望能从余老师的古诗词教学实录中得到一些启示,学到一些方法,解决一些心中的困惑。
这本书精选了余映潮老师历年来讲授的《行路难》《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十五篇古诗文教学的实录,每篇实录后都有杨雪桥老师既有创意又富诗意的点评。从余映潮老师的教学实录中去研读古诗词教学要关注的重点、古诗词朗读的指导角度和指导方法。
一、古诗词教学关注的重点
古诗词教学历来有深教和浅教的争论,专家各有各的理由,各有各的坚持。专家争论不休没有定论,名师教学示范各有千秋没有定法,一线教师无所适从困惑依然。于是,“任你千条计,我有老主意。”于是,“古诗词教学就是让学生把诗词背会,诗意理解了就行了”,“古诗词教学就让学生多读多背就行了。”“古人不是也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吗?”“辐射式阅读”,“主题阅读”,“对比阅读”,“群文阅读”等理论涌入学校、进入课堂,但这些课堂中我们依然有“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什么”“这节课除了让背会了几首诗,学生的能力有什么提升?”这样的困惑。
余映潮老师对古诗词教学重点的把握,给了我启示。古诗词教学除了让学生背会理解这首诗(词),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这节课学会学习、积累知识、提升能力。
1.学习方法的指导
古诗词学习的方法,大家集体的共识是“读一读,译一译,背一背,悟一悟”,余老师的课堂给了我新的启发。
每节课都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用读写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课文学习包括两个环节:美诗吟诵,美句品析。(1)美诗吟诵:一吟,中等语速;二吟,特别节奏;三吟,含情抑扬(2)学习品析诗句。
方法:大致上用三个层次表达自己对所选诗句的分析。第一层,诗句描写的是什么;第二层,诗句表达的角度过作用是什么;第三层,对用的好的字词进行欣赏。
建议:写作时可以选择地从如下角度进行分析。
内外、动静、俯仰、远近、视听、宏微、景情;正面与侧面、比喻与夸张、镜头与画面……
诗句赏析指导中,既有宏观指导——三层赏析法,又有中观指导——提供赏析本诗的角度,还有微观的指导——举例阐释。这样具体的赏析指导令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茅塞顿开学会表达。如《登高》中“诗联赏析的八种取材角度:诗联阐释.层次分析,画面欣赏.字词品味,意象解说手法理解,情感体味.意境探求。”还可以分析十种关系——人物、时空、动静、声色、高下、远近、视听(看的角度、听的角度)、宏微(大的背景、细小的事物)、虚实(虚写、实写)、景情(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经过这样的点化,学生摸清了诗歌赏析的门径,学生操作起来必定游刃有余。
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2.知识的积累
余老师的古诗词课堂非常重视学生知识的积累,知识积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
(1)课前诗词背景材料。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种,课前作者知识、写作背景、名人评价等六个方面知识背景的积累;《饮酒(其五)》中作者信息、生平简介、成语典故、名篇名句、形象总结、作品评价、写作背景等资料积累,洋洋九则厚重的铺垫,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诗文。
(2)课中微型讲座。如《行路难(其一)》中“警句,让诗文生辉;用典,以传情达意;”《李商隐诗二首》中“烛的意象”、“从《马嵬》中认识一种章法特点”“观察古诗的一种写作技法——用典”等知识的积累,使学生读一篇而知一类,触类旁通。
(3)诗词的背诵积累。每一节课的吟诵、品味,当堂的背诵积累水到渠成。
3.能力的提升。
能力的提升不会随着年龄自然获得,而是在一次一次的训练中循序渐进的提高。古诗词教学进行多年,学生背会了无数诗词,依然学不好这种文学体式,并没有做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在于我们对学生的训练太少。
余老师的课堂特别重视对学生的训练。如《山居秋暝》中对学生多层次的训练:吟诵《山居秋暝》译诗,让学生明白古诗也是可以被译成很优美的现代诗歌的;吟诵《山居秋暝》的“唐诗素描”,让学生任选一联,发挥想象,把它描绘成一段文字。学生在老师的帮扶下,学会了把整首诗改写成散文对古诗进行优美生动的描绘。将散文的写作手法移植给诗词,反过来,也可以将诗词的写作手法移植给散文。在这样的一节又一节古诗词教学中,学生古诗词的读说写的能力会逐渐的得到提升。
二、古诗词朗读的指导角度和指导方法
古诗词的教学要重视朗读,但老师指导朗读的水平良莠不齐,具体到自己,平时对学生古诗词的朗读指导没有任何的章法,完全是东点一划,西画一笔,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的提高也很有限。虽也关注到了节奏、韵脚、情感等,具体到怎么更精细的指导,还可以从其他什么角度来指导,不知道有什么资料可借鉴,外出学习也很少听到此类的内容。
通读这本书,我欣喜的发现在余老师的教学中有不少可以借鉴的指导角度和指导方法。朗读指导角度有:读出节奏,读出重音,读出情感,读出抑扬,读出语速,读出语气,读出停顿……
以下几首诗可以为更细致的朗读指导做出示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吟诵美诗环节:一吟,中等语速;二吟,特别节奏;三吟,含情抑扬。《念奴娇.赤壁怀古》:读出语调的抑扬,读出语速的缓急,读出语气的轻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朗读体味——情——情在节奏中,情在疏密中,情在起伏中。《天净沙.秋思》:吟读要领——节奏分明,语速较慢,语调低沉,突现重音。《声声慢.寻寻觅觅》:诵读——一吟,低沉舒缓;二吟,字字含情;三吟,略现重音。
在诗歌的诵读上,还有更精细的指导。比如在《蒹葭》这一课的教学中,于老师这样呐指导学生朗读:学生齐读《蒹葭》后,老师点示:语速稍快,要略加调整。这是一首恋情诗,写向往、追寻,所以情感的氛围要通过语速表达出来。
老师示范朗读,点示:这就是轻柔的、充满向往的、充满爱意的朗读。再试一次要稍加调整。这是一首恋情时写向往追寻,所以情感的氛围要通过语速表达出来。这是轻柔的,充满向往的充满爱意的朗读,再试一次。
还有几个地方要读好,三个“所谓”。这三处都要读出期盼、向往,甚至是赞叹。还有三个“宛如”,好像在那里,本来已经看见人了,但是又好像不在,有点遗憾。“宛在水中央”,这个“宛”字要读得重一点儿。
三遍朗读,两次指导。根据学情,给处方案。调整语速,读书期盼,读出重音。技巧点拨,四两千斤。
诗词的朗读不仅仅包括以上这些内容,不仅可以吟诵古诗,还可以吟诵译诗,吟诵唐诗素描、吟诵赏析文字。如《山居秋暝》中的“一诗四读”。这样的教学既增加了课堂的厚度,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还增强了课堂的美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