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为师

前几日,我从一位台湾的散文大家的作品里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老子的老师常枞要过世的时候,老子去请教老师最后的教化。常枞唤老子近身,叫老子看自己的嘴巴,问说:“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
“没有,牙齿都掉光了。”老子回答。
“那么,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还在,还鲜红一如从前。”老子说。
常枞说:“这就是我要教你的最后一课呀。在这世界上,柔软是最有力量的我死了之后,你要以水为师,水是这世上最柔软的东西,但是天下最刚强的东西也不能抵挡水。”
说完后,常枞就过世了。

这个故事的真伪,我们无法考证,但是它却点出了老子思想的精要所在,大家可能都听说过老子《道德经》这部作品,里面讲的虽然全是“道”和“德”,但是以水做象征的篇章却有很多,为大家所熟悉的有下面几条: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
——天下最柔软的东西,才能驾驭天下最坚强的东西,唯有以“无有”才能进入没有间隙的实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人的内心要像水一样,盛在任何器皿都不能太满,满了就会溢出,所以在满之前,就要知止。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了,可是要攻破坚强的事物,没有一样胜过水。

老子的哲学,可以说是水的哲学,我们都知道水的珍贵,却往往忽视它,更谈不上对她的敬畏,善能以水为师的,那就太少了。所以老子才会感慨地说:“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弱能胜强,柔能克刚,天下人都知道,但天下人都难以实践)

感慨还是好的,有时候现实却令人悲哀。

如果我们对人说应该以水为师、向她多多学习,敬畏她,珍惜每一滴水,保护环境和水土,不要滥砍滥伐(尤其是水系的上中游植被),不要破坏森林,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这时候,“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识见浅薄的人听到珍贵的道理,便大笑起来,如果他不笑,也不能算道了)

我想大家还记得今年6月底、7月初时,我国26省份遭遇洪灾,武汉告急的新闻报道,很多时候,大自然不得不用充满血和泪的现实来教育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可能才有一些感觉和警醒。为什么平时不学习呢?非要等到处于危险、抗洪救灾的时候才想起来,那样岂不是晚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林清玄在《境明,千里皆明》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老子的老师常枞要死的时候,老子问:“而今而后,我要向谁请教?”...
    溪南客阅读 4,476评论 0 3
  • 你玩跳一跳吗? 先森无意中发现了微信中的减压游戏跳跳,这段时间有空就跳跳,一种停不下来的节奏。这让我想到则开始玩消...
    晴致生活馆阅读 2,481评论 0 0
  • 激励水平=期望值*效价,也就是绩效的可能性,和奖励的渴望度的乘积。因此他认为,要提高员工的激励水平,就要...
    潍坊谷德DDM徐芳阅读 1,566评论 0 2
  • 本文为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概述 本文将围绕以下五点进行说明 1.equals() 和 == 的作...
    Android_ZzT阅读 5,741评论 0 8
  • 我在巴黎打工十年,这十年走过的路就像件儿旧衣服。有人直接扔了,换上新衣服。也对,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取舍之间,方得新...
    我是小P_93de阅读 24,515评论 498 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