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个特别能吃苦的人,从小家境贫穷,养成了能吃苦,不怕累的个性。他常对我们说的话是:“人只要能吃苦受累,没有干不成的事。”这些话从小就影响我,使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怕吃苦受累,生活靠自己奋斗,工作靠自己拼搏,无愧于父亲的教导。
小时候经常听父亲讲他的故事,解放前穷得吃不上饭,爷爷奶奶带着全家从老家迁到现在住的地方,这里就成了他们永久的住所。我爷爷在火车站找了工作安定下来,另外靠做点小买卖维持全家生计。我父亲十几岁就开始做小贩生意挣钱,推着小车步行到一百多里外的海边贩螃蟹和鱼虾等海鲜,回来在火车站附近贩卖。早上两三点钟从家里走,四五个小时到达海边,装上海鲜,随便买个硬面火烧就着点儿白开水,吃完早饭就往回赶,天黑之前赶到家。他说他小时候冬天的雪特别大,经常碰到下雪天,鹅毛大雪刮得人眼都睁不可,两只脚在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连水带泥也必须走,要是停下来脚就和鞋子冻在了一起,就更走不动了,硬着头皮推着一二百斤的货往家赶,到家时全身上下连雪带汗全都湿透了。那场景跟红军长征差不多。
二十几岁父亲当了煤矿工人,算是有了正式工作,靠他和母亲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养育了我们兄弟姐妹五个。我记事起知道父亲的工作是下矿井,白天黑夜轮班制,一轮就是半个月。父亲下夜班经常上午干家务活,下午才睡点觉休息。他勤劳手巧,家里用的饭桌板凳都是他自己亲手做的;他盘的土炕又结实最暖和,引得左邻右舍都到我们家学;我们住的房屋都是父亲和朋友们一起盖起来的。
受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我从小就学会了吃苦,不怕吃苦。小学时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背着小竹筐去拔草喂小鸡喂兔子;八九岁就学会蒸馒头、擀面条、擀单饼。我上高二时父亲退休了,那时父亲五十多岁了,哥哥快要结婚了,钱不够怎么办,于是父亲重操旧业,做点儿小生意赚钱。夏天放暑假我也跟着父亲去煤矿宿舍区卖西瓜,大中午太阳晒得脸通红也不回家。你问我难道小小年纪不知道苦吗?当然知道,但是苦又能怎样呢,不能只看着父亲自己受累吧。
受父亲的影响,我在工作中也不怕吃苦受累。建设程控机房施工的几个月里,我和男同事一起跟着外国工程师,什么活都学着干,装机架,布电缆,男同事搬重的,我搬轻的,大家分工合作,不分白天黑夜,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就干,从不因为自己是女的就偷懒。
我边工作边学习,靠自己的吃苦精神,拿到了本科学历,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移动工作的这二十年,能吃苦不怕累,和同事们同甘共苦,创造了优秀的业绩。08年我调到寒亭区工作,正值公司快速发展阶段,竞争激励,需要建立更多营销网点,为公司迅速扩大业务面。我带领市场部的同事跑遍了全区所有的乡镇和村庄,建立了一千多个营销网点;组织集中现场营销,进小区,入村庄,搞调查,做宣传,现场指挥调度,鼓舞士气。吃苦是一种精神,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苦就没有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的业绩全年排名全市第二,大家苦尽甘来,共同举杯庆祝。
年轻时吃的苦,就是以后享的福。我的工作、我的生活,都经历了吃苦受累的过程。苦尽甘来,我现在正在享受着甘甜的果实。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