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春天和教育的春天
——乡村怀旧系列散文之“春天”
火山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这首八十年代的歌词,一直在我耳边回荡。第一次听这首曲,是来自堂姐她们在晒谷场玩滚轴——那时旱冰刚兴起;一部录音机将这首曲放出来时,回想起来觉得是天籁和朝气。
乡村的宁静静得仅仅以自我为起点,去逐渐感觉、感受这个未知的世界与环境。坐在向南的巷子门楼上纳凉,我偶尔会想:如果大家都这么善良,那么这个世界就和平多了。事实,我遇到的一些童年之事,却让我觉得人间多变,因此暂时收藏自己,成为一种无意形成的本领。第一,我体质虚弱,常常得病,不能大规模疯玩;第二,也没必要争啥,哪怕争赢了,都觉得不是乐子;第三,比我强壮、聪明的人多得是,静静观察他们玩也是一种乐趣。
堂姐后来嫁给了一个货车司机,她本人现在是批发卖水果,近期她的小孩也结婚了。当听到她的小孩叫我舅父的时候,我都还没有回过神来,时光不等人啊。那时的人脸上充满朝气,反正觉得都是机会;一般来说,有什么产品出来几乎不会愁销路。堂伯父一家就是糊纸角也能混上了个早期的万元户,不过纸角包装的时代很快过去,来不及调整转型,这种家庭作坊式的兴起就溃散了。时代勃兴,谁也不知道未来如何,不过有的人天生嗅觉灵敏,不断在这个变化的浪潮里面屹立潮头。除了实力之外,交际和对形势的洞察,以及对称信息的掌握,成为做事的方向依据。实际上,文化对现实的理解深透,会影响人发展的。由于提倡科学科技教育,我们不少人被诱导成工程师、工人,少数幸运者成为科学家。
我在这个滚滚浪潮中,无意靠岸做了一名生物老师,这个离做生命科学家的梦想还遥远着呢。幸亏有点阅读能力,看到生命科学的最新消息和研究综合报告,还算是能乐在其中。有人笑我活在梦幻中,我只能苦笑,农村的锤炼已经让我很清楚知道:生活是存在的基点。至于追求无论如何都要保留的,不然活着为了啥,那才真是一个梦。当然及时玩乐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习惯被诱导成,放弃现在争取未来,所以我们不断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至于能否有力量呈现出来,那已经是后话。
没有制度的保障,估计我也不会从事教育行业的,毕竟这是国家长期战略的一部分。当然,能否维护我们优秀的文化存在,教育行业本身无形也有这种使命。当我看到教育当作专政的一种工具之时候,当我看到文化当作一种标榜的行为之时候,当我看到学生对现实与未来没有多大好奇的时候,心有时骤然冷却, 不是一般的冷,而是入骨,甚至几乎绝望。如果这是一个锤炼的过程,我会逐渐接纳,只是这种猛烈如此强烈,价值方向感让我对一些事情有看法,甚至不屑于去做。
难道我需要剥离它,然后纯然地观照自己,单纯地活着。那些理想和希望,交给更年轻的人去完成?越是如何越是孕育着深厚的土壤,我以为人类的向光性肯定存在的,只是那种恐惧和怀疑让人的脚步慢了而已。不要紧总有同伴的,无论是网络文字的纯粹分享也好,还是现实的工作、创业态度也好,我相信有人会同道。
至于拿什么东西作为连结,那是我们无形共同的约定。一路风尘一路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