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离不开沟通。那我们为什么需要沟通呢?换句话说,我们都需要人际关系,都需要去沟通,主要有四个方面:生理需求、认同需求、社交需求、实现目标。沟通可以是有目的或无目的的行为,不沟通是不可能的,能在大多数情况下维持或增进关系,并借此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是有效的沟通。
作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人,也许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和“暴力”扯上关系。不过如果稍微留意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谈话方式,并且用心体会各种谈话方式给我们的不同感受,我们一定会发现,有些话确实伤人!言语上的指责、嘲讽、否定、说教以及任意打断、拒不回应、随意说出口的评价和结论给我们带来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创伤,甚至比肉体的伤害更加令人痛苦。这些无心或有意的语言暴力让人与人变得冷漠、隔膜、敌视。
语言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事物,它能令你如坐春风,也能将你打入十八层地狱。所谓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会说话,已经成为高情商的标配。
但大多数人不会好好说话,或者说不知道该怎样好好说话。我们说话往往凭借直觉或者条件反射,最后把话说死了。夫妻间不知道怎么沟通,亲子间不知道该如何相处。朋友,同事间交流也时常陷入僵局。每个人身上都充满戾气,被愤怒的情绪所控制。
圣雄甘地说:这种隐蔽的语言暴力,就像是地狱之火的燃料供应,拳打脚踢是一种暴力,另一种暴力我们千万不能忽视,那就是语言上的暴力。
该怎么破解这个局?
被愤怒这个情绪魔鬼上身会怎样?
著名的马歇尔·卢森堡博士发现了一种沟通方式,依照它来谈话和聆听,能使人们情意相通,和谐相处,这就是“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能够:
1疗愈内心深处的隐秘伤痛
2超越个人心智和情感的局限性
3突破那些引发愤怒、沮丧、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思维方式
4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
5学会建立和谐的生命体验
下面看怎样如何运用非暴力沟通?
非暴力沟通的四个要素:观察、感受、需要、请求
非暴力沟通的过程:
·什么是我的观察
·我的感受如何
·哪些需要(或价值、愿望等)导致那样的感受
·为了改善生活,我的请求是什么
非暴力沟通是动态的语言,不主张绝对化结论,提倡在特定的时间和情景中进行观察并清楚的描述观察结果;使用表达感受的词汇可以更清楚地表达感受,从而使沟通更为顺畅,同时,示弱有助于解决冲突;感受地根源在于我们自身,我们的需要和期待以及他人言行的看法,导致了我们的感受听到不中听的话时,可以有四种选择:责备自己、指责他人、体会自己的感受和需要、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在发言时,我们将自己想要的回应讲的越清楚,就越有可能得到想要的回应。这就是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下面看一个例子来理解:
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自己,一位女士报名参加了一个历时三天地非暴力沟通探讨班。在活动期间,她发现自己地生活态度有了明显地改变。她回忆说,在第二天清晨醒来时,她头痛得十分厉害。“在过去,我得第一反应就是去检讨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是否吃了不好得食物?是不是给自己施加了太大压力?我会盘问自己诸如此类问题。这一次,在学习了非暴力沟通之后,我问自己的问题是,‘我现在需要做什么来缓解头痛’。我坐了起来,做了一些柔和的头部运动。接着,起床到外面走了走,回来后又做了一些别的事,让自己放松下来。过了一会儿,头没那么痛了。这时,我想了想昨天在研讨班中的经历。我发现头痛可能是因为昨天我不怎么留意身体状态。现在,身体是通过头痛来提醒我‘请留意我的需要’。于是,在接下来的两天研讨班中,我就用心体会身体的状态,并注意调节和放松。这一次的经历提醒我:在头痛时,我可以专注于我的需要。这是我人生的重大突破。”
非暴力沟通适用于各个层面的交流和各种环境,也就是说,是一种万金油的沟通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