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在读书是一件挺私密的事情,你读了哪些,联想到了哪些事情,抑或你有么有在生活中去尝试书本中的方法和经验,好像都是你自己的事。同一本书,你在你的世界观里,我在我的世界观中,没有交集,各得其乐。
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的状态,但我们一小部分人还是按耐不住自己的分享交流的渴望,想告诉其他人我在读什么书,我有什么样对的体会和感受··· ···
但互联网时代改变了这一切。《认知盈余》尝试告诉我们到底发生了什么。
1.互联网工具让越来越多的业务人士开始尝试做专业的事情
用微信平台建立自己的公众号,我们发布自己的读书笔记,生活感受,吸引关注我们的人;
在简书上写自己的文章,不再需要寻求出版社的帮助,一键式发布自己的文字;
加入“专车”,利用闲暇时间,去做司机;
同样是微信平台,加入越来越多的行动小组,互相鼓励,互相打卡监督,完成某一个30天的习惯养成;
通过互动吧在手机端发布活动召集,即使互不相识,也可以因为认同某个理念走到一起,参与互动。
互联网时代提供了越来越多轻量化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利用自己的盈余时间:读书,开车,跑步,快递,家政服务······我们在利用互联网的工具在不断贡献自己的盈余时间,让它发挥积极作用。
这种积极作用的结果一种是获得现金酬劳;但也还有另一种现象,他们选择无酬劳甚至倒贴的方式贡献自己的盈余时间,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2.想要分享的动机才是驱动力
热爱胜于金钱,人类的动机并不纯粹是附加性的,为了兴趣而做事和为了报酬而做事是截然不同的。动机分为两大类——内在和外在。内在动机能让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回报;外在动机而言,回报来自行动之外,报酬就是一种经典的例子。最明显的证明就是:当钱被用作志愿者行动回报时,它会降低志愿者贡献的平均劳动时间
这让我想起拆书帮的例子:拆书帮的每一次活动都是公益性的分享;
拆书家为了能完成从一场拆书,需要提前练习,熟练掌握要拆解的书本片段,准备自己的案例;
需要牺牲自己的周末时间,赶到几十公里甚至几百公里的活动现场,活动前要准备打印或者复印的阅读片段,便签纸,笔··· ···而这一切的行动都是免费、公益的;没有收一分钱,还需要在前期准工作中有一些开销。
我们的行为在外人看来现在让人惊讶,但是《认知盈余》的研究结论至少给我们一个参考。
我们在分享的过程中去挑战能力边缘的事,这种“胜任感”和“满足感”应该是最好对的内在动机和回报。
令我感到奇怪的是,这种分享很久之前就出现了啊:比如我们的志愿者服务,公益社团等等,他们的形式和现状互联网时代的公益社群有不一样么?
3.互联网时代,“我们”为“我们”创造机会
我们一群人聚在一起分享成人学习的方法和实践,不仅是因为我们胸怀伟大的分享精神。将我们的自由时间和各自的行业才能汇聚在一起,共同创造,做有益的事情,构成这个时代巨大的新的机遇。谁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谁就能改变人们行动的方式。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三个机会:
A. 数字化资源无需花费任何边际成本就可以无限复制
B. 如果分享足够容易,大家会乐意去分享;在同样的情况下,我们一般不愿表现恶意
C. 利用正确的激励方式,通过设计好的规则将A、B两个原因连接到了一起
回到拆书帮的案例,我试图对比寻找答案:
A.拆书帮的活动成本非常低
所有的活动发布都是免费的,只需要编辑活动信息,然后转发即可;
报名参与人员的联系方式,行业背景的收集都极其简单;
参与人员一键报名,除了手机号码,无需填写任何多余信息;
参加活动的成将本除了自己的盈余时间,没有其他开销,不需要提前阅读书本,也不需要提前准备。
B. 拆书帮的活动信息,案例信息的分享变得非常容易:
一键式转发,手机随时浏览;作为拆书家去组织分享片段时,也不需要是作为专家出现,只需要熟悉引导流程,组织大家发言分享自己经验即可。
C. 拆书家的定级认证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方式:
参加活动的人通过“洋葱”“苹果”的方式对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有鼓励也有建议,这种即时的反馈让拆书家能即时得到提升。
结语:
我们的盈余时间从来都没有变过,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让我们有了全新的分享工具;
我们想要分享,获得感谢的动机也没有变过;
但是互联网时代给了我们机会,让我讲“工具”、“动机”还有“机会”相结合,来做我们想做的事。
我们也还在四处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他们有的被锁在创造和分享之外,有的享受这消极或者被禁锢的经验。我们发出叩问:如果能开凿出一点点认知盈余加以利用,我们能让好的事情发生吗?
用克莱舍基的这段话作为结尾,最好不过。
欢迎来到互联网分享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