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如何用1000粉丝理论颠覆BAT格局》中为大家分享了我对社群的理解及应用,也对社群的类型做了稍微的介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翻看下。
今天对社群进行更详细的分解,其实不要把社群想的非常困难,简单来说,社群就是把一群共同目标的客户圈起来,由你来持续输出价值,这样的模式可以增加彼此的粘性。
之前在读《富爸爸穷爸爸》时得到了启发,如何获得财务自由? 就是源源不断的赚钱能力。根据我的亲身经历来看,赚钱这个事情,能赚多少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你能赚多久。随着这几年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确实出现了很多普通人逆袭的机会,有些人抓住这个风口跨越了层级。但是钱来的太快,容易让人产生幻觉,认为是自己能力导致的收入暴涨。当风口过去时,很多人还是不甘心,持续砸钱做营销,做产品,投项目。最终导致这几年赚来的钱,全甩了出去,真是一夜回到解放前。
就像雷军所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风口没了,适可而止才是明智,但拥有这样能力的人还是少数。所以近些年很多人从穷到富有再到破产,看的也是让人心酸。
很多人会问,风口没了,没抓住机会的也就过了,普通人还有没有逆袭的机会呢?
我认为是有的,只是起步没那么快,刚开始没那么暴利。社群更像是一种积累,让你在没有风口的时候可以储存能量,等你的社群慢慢壮大了,收入也会慢慢上升。当风口再次出现时,你很可能就有了足够的资源飞起来。
在上一篇文章我也分享了社群的三种模式,但是比较宽泛,今天我来详细说明一下。
我认为社群可以分为三个类别:服务型社群,产品型社群,兴趣型社群
(一)服务型社群
顾名思义,这类社群主要是提供服务的,目的性非常强。比如成长学习类的社群,现在很多英语老师都开始做自己的社群,把学生圈在一起,每天输出一些自己的英语资料。也有读书会,每天早上打鸡血一样,一帮人6点起床开始在群里打卡读书。这样的社群需提供一定的资料,大家尽量少的在群里闲聊,多分享知识,方法。定期可以让收获比较多的成员进行分享。
(二)产品型社群
产品型社群主要还是出售产品为主,那么产品的功能性是首要的,用户使用后必须能有一定的效果,不然不会进行复购。这类社群主要不是赚会员的年费,而是靠后续产品的复购。
所以会员的年费不需要太高,或者提高年费的同时送出产品,这样客户也容易介绍,效果好的话复购也是可能的。当然产品的选择上要注意,要适合复购的,不然客户只需要使用一次的产品很难做下去。我所了解的比较多的就是保健养生、美容护肤行业做的社群,当然还有一些出售水果生鲜和母婴产品的人士做的社群。
(三)兴趣型社群
这类社群情感类非常强, 大家是以共同的爱好在一起的,寻求的是交流和被认可,所以这类的社群少提钱。我们可以在社群建立一定规模后进行定期的活动,这样我们的产品和活动才有机会一起结合。比如动漫社群,多组织多家一起参加一些动漫展,多分享一些不太好获取资源的动漫链接。组织一些线下聚会,在寻找一些机会展示自己的产品,可以是手办,画报,模型。
文玩收藏类的同样如此,大家都对文玩喜爱,肯定看到更好的文物想要入手,我们可以定期在群内分享下相关的知识和鉴别真伪的方法给群友们,建立了信任后可能更有机会出售自己的商品。
在这里只是分享下个人的经验,相信会对很多朋友提供一些思路,大家可以进行扩展组建自己的社群。如果有问题交流,随时欢迎大家直接加我。我一直认为,风口来的时候,越有资源的人越容易成功。到那个时候在想着积累资源,可就晚了,说不定就赶不上下一波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