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08读《资治通鉴》|“礼“什么要强调名分

   题记:读《资治通鉴》强调的是以史为鉴,从中我们能学到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道理和经验,更有管理学的借鉴。

   我们先引用书中的一段话:卫君待孔子而为政,孔子欲先正名,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

   这里的名就是名分,有一种证明的东西,过去可能是器物、穿戴等,而现在呢?就是带有官方证明的身份证明文件了,可能是一个任命书。古人认为,如果没有这份证明自己身份的物件,自己就不能放开手脚去做事,而且被管理的人也不会听命于自己,一旦身份确认了,他的职权也就确定了,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去做事。

   如果把这个道理用在管理中,也是很有借鉴意义,一般大的公司招聘管理者,会在内部发个正式任命通知,担任什么职位,分管哪些事物,这样就可以在公司内部执行管理活动。特别是一些小公司,老板心眼多,也不给什么职位任命,就是说让你负责啥,一旦不称职,随时可以让你走人,“政亡则国家从之”,如果开始不定好规则,朝令夕改,这样的公司也难以发展长久,招聘人员开始就明确职位和职责,明确权限,这样员工才能放开手脚做事。

   “分莫大于名也”,名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达到的地位,而是意味着职位和职权,维护着应有的管理秩序,让每个岗位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2022年5月8日 于无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