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看到这些文章的时候,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是羡慕别人年少成名,是觉得备受鼓舞,还是说越看越焦虑?
我有时候觉得是焦虑,有一种“咦?为什么大家看起来都差不多别人却达到了我们仿佛达不到的高峰”的感觉,仿佛自己被队伍拉下,仿佛自己是那么差劲。
这焦虑怪谁呢?怪自己能力不足只能拿几千薪水,是怪社会喧嚣呢?不过也不止我一人,这个时代的青年,好像都陷入了焦虑的怪圈。
是“忙”还是“茫”?
这年头,作为一个“有志青年”,我们不敢标榜自己不忙、不拼,仿佛不忙碌不加班不多考几个证不多读个MBA,就被其他人远远落后了一样。
而且我们时常会将事情失败的原因归咎为我们“不够拼、不够努力”,即使很多事情最终结果是根本无法控制,我们也会一股脑地给自己或别人下一个“你不够努力”的结论。如果仔细追问自己,其实说不出为何要努力,所以干脆不管那么多,先努力再说。
所以现在大多数人都成了低品质勤奋者,加班熬夜是一种习惯,忙完还不忘发个朋友圈“12点北京的夜晚,依旧灯火通明”,看着几个点赞获得了一天最大的满足感,给自己造成勤奋刻苦的假象。
我说的还不是给老板留下勤奋刻苦的假象,我们欺骗的人往往是自己。
我们习惯让自己变得忙碌,不忙碌久了,就更不会深入思考,不懂得调整方向,继而成了“瞎忙”“茫然”,而这种瞎忙让你以为自己很努力、勤奋、忙碌,让你觉得自己跟那些无所事事的人完全不一样了,但事实上,你只不过是自己骗了自己。
只追求让自己忙成一只陀螺的人们,往往都是因为迷茫生焦虑,焦虑生迷茫。
二十几岁的“中年人”
前段时间很火的段子是联合国将15岁到24岁的人群定义为青年,这就意味着25岁已经步入了中年,一时间网上也是各种文章自嘲自己“已过中年”。
不过我看现在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倒是确实很像已过中年:都不用凑到镜子前面仔细打量,也能清楚看到熬夜或失眠在脸上留下的战绩,两个大大的黑眼圈以及与之配套的眼袋,过度用眼导致的红血丝和近视眼,皮肤又油又差,坐着腰越来越佝偻、走路时头越来越低,年纪轻轻却热爱按摩,肩膀和颈椎普遍都有点毛病,抵抗力普遍低下,一到换季一个公司都在感冒。
写到这里我捂着中箭的膝盖,只能苦笑。
这样也就算了,我们刚踏出校园,走向社会,天真的以为“过几年希望能在这个城市拥有自己的房子”的时候,不久我们就会发现房价涨得比工资快多了。我们开始忧心忡忡,看着媒体大肆报道着关于雄安农民一夜暴富或者炒房客入手出手之间几十万几百万的差价,自己仿佛是一无所有,焦虑也就成为了内心的主旋律。
看着房价仿佛心里老了好几岁,我们是不是操之过急了,担忧过度了?
现代人的“空心病”
2016年,有一项调查报告在网上被广为流传,报告称 “北大四成新生认为活着没有意义。”“30%北大学生竟然厌学,只因得了空心病。”
空心病指价值观缺陷导致的心理障碍,症状为觉得人生毫无意义,对生活感到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得了空心病的学生在被采访时称“学习好工作好是基本的要求,如果学习好,工作不够好,我就活不下去。但也不是说因为学习好,工作好了我就开心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我总是对自己不满足,总是想各方面做得更好,但是这样的人生似乎没有头。”
我们从小被灌输,人生是一场战争,学习的意义是为了把其他人甩在后面,上好大学是为了获得成功。这样的状态延续到现在,表现就是你是否总觉得日日忙碌,停下来之后又只剩空虚。
可怕的是空心病看起来像是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医院的话,一定会被诊疗抑郁症,但是问题是药物无效,所有药物都无效。
“空心病”的核心问题是缺乏支撑其意义感和存在感的价值观,换句话说就是我们不知道生存的意义,找不到忙碌的理由。
《肖申克的救赎》的原著里说:“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每天忙碌的你是否停下来认真想过:你的这种忙碌带给自己的是满足还是疲惫?你忙碌的目的是什么?
你缺少了一点“匠心”
我很喜欢看前段时间大火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面的文物修复者的生活状态仿佛被一座皇城圈在时间之外,师傅们最重要的工具还是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修复的那一双手、一双眼。
修文物的手艺是师傅带着徒弟口口相传,这么多年过去,不断的有从名校毕业的年轻人们进入故宫拜师学艺,开始了磨炼耐性的学徒生涯。文物是最需要耐心下来平心静气同它们沟通对话的,坐不住的人在这里待不下去。你想想当看到自己的同学在社会上已经开始小有成就甚至开始实现财务自由的时候,心里能忍得下那沸沸扬扬的焦虑吗?
我想很多人都不能,这也让那些沉得下心的文物修复者显得难能可贵。在生活压力如此大、社会节奏这么快的状况下,还有一群人能有机会去做在故宫修文物这么一件很慢很安静很需要沉下心才能做好的事情,他们也让我们知道,还有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成功的标准。
而所谓的“匠人精神”就离现代的年轻人很遥远了。很多人热衷于寻找捷径,各种公众号上怎么文章最容易火,基本就是那些:1个月学会画画,7天瘦10斤,1年快速赚到100万……矛盾的是我们一边抱怨者着时间不够用、自己太忙了,却又一边却放纵自己拖延熬夜玩手机。
匠人,至少会在这一生,会沉下心做一件事,然后把这件事做到极致。而我们现在更推崇的是如十指轻点阳春水的随意略过,大概知道,随随便便做出来就好,会画几幅画,弹几首曲子就是最大的满足,自我满足和来得很快的成就感最重要,极致是什么不重要。
可是真的不重要吗?
写在最后
其实并没有说“焦虑”“着急”都是坏处,焦虑来源于过多的欲望和比较,有好的地方,它促使我们不安于现状,用最努力的姿态,力求最快速的进步。但是这也是焦虑带给我们最大的坏处——它用“对比”来要求我们“快”。
看到别人的成就,就急着想要得到世界,急着想要完成一切,而行动上却越来越慢。因为着急让人心慌,让人手足无措,就像考场上的最后5分钟,一旦心里的不安和慌乱传染到手上,就会思绪如乱麻,下笔如针扎。
这时的你,往往是越努力越焦虑。
而此时你甚至不敢停下来,给自己一些思考和放松,因为停下来所引发的孤独和自我厌恶,让你没办法面对自己。
我想告诉你:别着急,给自己多一些时间。
这篇文章不是要说服谁、教育谁,只是一个“即将步入中年”的人的一些感慨:当我工作一年后,我已经因为长期加班和端坐在电脑面前导致的肩膀颈椎酸痛不得不成为按摩的常客,当身体对我发出了警告之后,我忽然觉得人生不能这样过了。
有句话说得好:
我们都会死很久,别活得太着急。(完)
*本文由作者一月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公众号同简书名。
生活从来都不易
笑一个好不好~
(月半勉强配合扯了一下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