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课堂上接触到“一万个小时定律”,到最近看到优秀的同学和学姐们的小小成就,一位室友在底下评论,相信一万个小时定律,倾心于自己的目标,终有所成就。恰恰当时心头又涌现了一丝丝的落寞——总是如此平庸,能力输给哪怕是小野心。但逐渐地也能从中走出来些。因为生活中实在是太多的大大小小的竞争,小到老师的一句表扬,大到经历的各种小比赛。竞争本来就是生活的常态,合作成为了幸福而美好的一件事。
“预备——呜——”风成了耳边最轻的音乐,接力棒是传达音符的节拍器,我跑弯道第三棒。时间在我手上似乎只能够停留十几秒,并且不断地鞭笞着我快点----快点----再快点——,在比赛前几次训练的时候,我感觉百米赛跑很刺激,但是在七八十米的时候,会有冲刺不下去的感觉,身体机能运转不断减速。当时高中学的物理知识告诉我们,或许你感觉的减速减的是加速度,实际上你的速度仍在增加;抑或者确实是在减速了。有时候竟会迷恋这种状态,一方面是突破自我前进的刺激感,另一方面又是将自卑深深地埋藏进去了——不挖掘不暴露就可以怡然自得的状态。矛盾之处在于愈想证明自己或者得到别人认同的时候,愈想追求更高的立足点和自我暴露。
有一次去参加高中首届运动会的女子跳高比赛,七进六,对于一米都没跳过的我成为了第七名,还硬是跳了五六次,引得围观群众都捏一把汗,之后来看我的同学说我一副认真严肃的表情。大学参加乒乓球、羽毛球院内的比赛,全都无缘终局(获奖局)。或许就是好动了一点,出出汗提高一下身体素质,却总想着去较量一下,所幸的就是我们为了那些厉害一点的做一些陪衬,因为大学自治社团所举办的这些体育赛事引发同学们的积极性都不是很高。由个人转向团队,也是生活中的一面镜子,照出了角色的分工与合作。
强者所显露地是强强联合的阵营,可是走到最后的团队似乎是最能包容对方、互相散发光和热的元素集合体。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合力决定了道路的方向,可是如果团队本身的硬件条件就需要得到改善,到底是应该质疑自身能力的不足还是团队成员的质量没有得到保障?我常常想进强一点的团队,或者有人带跑的圈子,这应该也是大部分人都追求的吧。当我认为她优秀(或者比自己优秀)时,会愿意去欣赏她并且尊重她,自己更加谦卑。当一个团队一起站出来时,会想依赖队友并且萌生隐性嫉妒(争夺光环)。
那次在南京高铁站候车的时候,南京南挺大的一个场地,高挂着许多挺大一个的液晶显示屏或者明星代言广告牌,一刹那,会忽然感觉自己走进了现代化世界,然而一张张面孔上毫无表情,等待——等待——焦虑,焦虑着今下和明日。涌入视线的都是些当红明星,过了保鲜期就要下架,另我想到这是他们影响力和关注度脱颖而出的结果,之前听室友说TF-boy中的一个成员过生日然后他的idol给他买下了纽约还是某个知名城市的市中心的电子大频幕,在纽约商贸区工作的中产阶级或者富豪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现代人通过细节推测全局 的本领越来越强了,当然精英效应的集群和聚居也促成了这种现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琐碎记忆,从公民上升到有权势的政客,从社群到国家甚至到国际,都是不同维度的延伸,所以看问题的视角逐渐变得重要而清晰起来,价值取向和性情取向都影响着人生的发展轨迹,如何去尊重个体和超越个体?
如此浅尝辄止的思考之后,今天团体赛事的挫败似乎可以抛弃一下,但情绪萌生于聚焦点,跟随着它向外辐射。如熨斗捋不平地熨,隔靴搔痒,从精神上稍微麻醉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