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透过飞机舷窗望向夜空,薄如蝉翼的云、清冷的月亮构成美妙的景象,整个世界静谧如水,一闪一闪的机翼灯仿佛是虚幻与现实之间的切换键。
一段时间以来,被自己内心的困惑束缚,安稳的一切犹如温柔的桎梏,不知道目标,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这种感觉很糟糕。再加上对自我认知的不确定,对工作意义的犹疑,对个别事情的无能为力,各种情绪混乱而无序。
很幸运的是,在我周围,有很多比我聪明比我智慧的那么一些人。与C君的相识起于8年前,当时我初出茅庐,他在做咨询,合作的项目结束后便日渐少了联系,但从他偶尔公开的文章或信息中我也能学到很多东西。当我在混乱中找不到出口,求助于C君。在北京,他的办公室再见面,他一如既往的沉稳、安定。我絮絮叨叨的诉说着各种疑问,他有问必答,谦虚诚恳,一下午的时间一晃而过,而我知道,这个下午是我的moment of improtance。
1、结合实际树立目标,取长补短,整合资源。
如果你不是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则应尽量在自己从事的领域钻研下去。比如我,应利用工作的平台去了解行业内所有的情况,“发言来自于调查,并非来自于实践”,通过大量的研究报告及实地调查,从而总结归纳属于自己的理论,描述行业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拓展至相关领域,从而实现知识和能力上的融合。
2、更加主动,拆掉思维里的墙。
就我个人而言,从事IT相关管理,但我本身不是技术出身。这个短板一直在我心里觉得是个无法克服的难题。当我反复说我不懂技术的时候,C君坚定的告诉我:你可以懂。作为管理人员,不用懂代码具体怎么编写,你去找相关的书,只看前两章就够了,明白它的框架和类目就可以了。我当时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直以来我被自己的潜意识束缚,在自己给自己画的圈里一直默念,我不懂,并没有去主动寻求突破。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我们往往被自己设定的条框限制了,给自己找无数借口,但是哪有那么复杂,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仅此而已。
3、区分平台的能力or个人的能力
平台决定了一个人可以达到的高度或成功的速度,个人能力决定了你在平台上能走多远,这两者相辅相成,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可以锻炼更多的能力,拥有更多的能力可以进入更大的平台。但往往我们误把平台的资源当作自己的能力,对于自己真正的能力判断不清。因此面对选择,应判断对方看中的到底是你自己的能力还是现有平台带给你的附加值。如果换个位置,能够提出自己的想法,借助自己的资源帮助实现,这才是正确的选择。
4、做一个靠谱的人
靠谱意味着积极的沟通,及时的反馈以及判断、承担。从C君的经历来看,职业转折点往往在于他的靠谱给他带来的机遇。在相同学历上拼的是能力,在近似能力上拼的是人品。只有我们把自己修炼成一个值得托付和信任的人,才能迎来更多的机会。
虽然在这个社会普世价值观众,对大多数女子而言,生命的价值不在于探索,而在于安安稳稳的走完人生路。但我认为,人生只有一次,如果不尝试走出舒适区,那么此生的体验将大打折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尝试不同程度的突围和坚持,我们要做的是试着不去嫉妒,不去比较,但要试着去观察,去倾听,多思考,多沉淀。去让所有外界的信息在你大脑里经历一个长时间的处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