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领回家之后,才意识到,养狗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除了给她吃、住、保健医疗,还要教育训练。
因为工作忙,也舍不得交学费,狗就自己随便带着。小狗很可爱,喜欢游戏,一招一式都惹人疼。可渐渐地,就有点得意忘形,身体和力量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驾驭了。有一天终于闯了大祸,咬伤了邻居家的小羔羊。在新西兰,狗一旦咬过羊,就可能要人道毁灭。好在邻居念她年幼无知,没去报官。羊虽然没死,人家说要治疗。买一只小羊羔的价也就七八十新西兰元,治疗费赔了六百新西兰元。听说前不久京城有几个警员整死路人,也是花了不少银子,才免了牢狱之灾。这狗虽说能看家,管不好就闯祸。
我只好联系训练班。看到训狗学校的介绍才晓得,狗的教育也分为幼稚、初级、中级和高级,大概对等于我们人类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我的小狗才几个月,报了幼儿班。我原来以为随便谁有空送接小狗去就行了,结果是要求主人也要一起参加。原来这训狗不只是要狗听话,更重要的是要主人要确立真正的主人翁意识。
第一天上课,不是训狗,而是教育狗主人。总而言之,就是你的狗再聪明,再可爱,也要让她知道自己身份职责,不能让她形成错觉,慢慢地反仆为主。狗嘴比你长,腿比你快,力比你大,反过来欺负你,骑到你头上作威你福,就悔之晚矣。
近日,看到新西兰2016年又被国际透明组织评为政府廉洁第一的国家。以前也曾七次夺冠。我认为这绝对和这里的公民精于训狗之道有关。
在中国文化中,狗是带贬义的,说官不好,就加上个狗字。但这儿好像没有贬义。比如监察官,英文是watchdog。在中国成长时,我记得小时候写作文,常用的句子就有“我们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工作后,听领导做报告,常用句有“做人民的好公仆”。但我感觉谁都没有当真。五千年的文化塑造了千万个你我。所以不是孙大炮说我们现在是民国了,皇帝小儿退位了,这个主仆关系的弯子就转得过来的。恐怕不再经过几个“五四”什么运动风波,是没法转过来的。
血液中流着官本位文化,来到新西兰后,开始真的很不适应。大概是03年我刚移民来不久,总理海伦大妈的专车在去基督城机场的路上,为赶航班,超速,被路上的巡逻警察给抓着起诉了。总理说当时自己在车上批阅文件,没注意到车速。提速的命令是随行的警察部副部长下的,也不行,违章。我当时的感觉是这种国家在野党闲的蛋疼,碰瓷找茬。后来又有一位年轻有为的部长不知哪根筋搭错了,私人聚餐时涮公务信用卡买了一瓶几十块钱的酒,被痛打落水。更觉太不近人情。
听说,国内现在养狗的人也多了,也许也能象新西兰样的,养出公民意识,养出廉洁的公仆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