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乃真正的国之重器!
青山依旧在,白驹十二年!
转瞬间,又一年的高考悄然而至!又一拨埋头苦读了十二年的孩子们雄赳赳、气昂昂走进考场,做最后一战。考场外,几百万个家长绷紧了神经,牵肠挂肚。二十天后,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此番滋味,去年我全程体验过了。
我觉得无知无欲才幸福。我们小时候就没有学习上的压力,当时考大学的人很少,家长于是不抱什么期望,我们也不知“大学”为何物,学不学习都行,我从小到大父母没说过一句勉励我“好好学习”之类的话。那时家里没有电视,最大的乐趣是中午放学回家听一段评书,《岳飞传》、《杨家将》、《三国演义》等,我经常一个人坐在家门前的柴堆旁望着天上的云彩发呆,想象着长大以后跨下赤兔、手持长枪,在贺兰山上一夫当关,百战百胜,鲜衣怒马!!
我们的下一代人出生在盛世中国,生活美好,他们没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冲动,也体会不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辛劳,我看着睡在装有空调、冬暖夏凉房间的儿子,总是觉得有些担心,可能是我太保守吧,我认为不经历苦难打磨的成长,从一辈子的角度看未必是好事。
去年儿子高考,我们和大多数家长一样,早早在考场附近的一个宾馆里订了房间,供儿子中午好好休息。考完后心有灵屡似的假装轻松,闭口不提分数,我试图地从儿子的表情上找出蛛丝马迹,盘算着可能的分数,终于分数出来了,不管怎样都要小小庆祝一下,然后就马不停蹄地进入了下一个程序,研究报自愿......,这是每个中国家庭固有的流程。如果说每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那么每个高考少年背后都有陪伴他艰苦奋斗的家庭,“窗间白发催愁境,烛底苍头劝读书”!孩子竞争的背后是家长智慧、勤劳、耐力的比拼----任何时候,平台都很重要!!
我高考时就没这种待遇,家长也不到场,我象平时一样吃饭、考试、复习,没感觉和平时有什么不同。报志愿是我的人生巅峰,我很牛×地只填了两三栏,报到一本就不往下填了,旁边的同学惊讶地看着我,班主任张老师个性严谨,他盯着我的志愿看了几分钟,欲言又止,转身离去。我智商不高,但学得扎实,从没有过现场发挥,灵光乍现,不会的就是不会,但会的肯定不会丢分,发挥从不失手。
考试后,我象平时一样回教室,发现几个男同学象疯了一样,将教室里能撕的东西都撕碎了,满地都是纸屑,我悄悄地退了出去,一个小时后上去打扫干净。每个身心稚嫩的少年身上都承载着家人无声的期望,都有着即将长大、独立生活的压力与惶恐!高考,是一道河,河对面是另外一个世界;高考就是成年礼,戴上冠,就步入青春,告别少年!
我最近无意中读了罗斯.特里尔写的《毛泽东传》的前几章,少年毛泽东叛逆自我,求知欲强,几乎是在与父亲的对抗中长大,16岁那年离家去湘乡求学前,他将一张纸条夹在父亲账簿里,上面写道:“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与今天的高考少年何其相似!高考,意味着少年走向成熟,还有离去的身影!
梁启超著有《少年中国说》,对中国少年予以厚望及赞美: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彊!
少年才是真正的国之重器!祝本科举子考的全都会,蒙的全都对!不虚谈家国天下,只为父母人伦、少年无悔!!
2020年7月7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