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一文写后感和创作谈
魏 小强
去年11月,我写了《我的母亲》一文,投到家乡公众号 最忆是巢州 上。随后,在新城文学公众号发表《我的母亲一文的写后感和创作谈》。
酝酿了一年、终于完工的《我的父亲》一文于前天在 最忆是巢州 平台推出,且是当天4篇文章中的头条。
至此,计划中的故乡三部曲全部完成。这三篇是:我的母亲;我的故乡;我的父亲。
经过一年多的实战,对于这次的投稿,没有像去年那样迫切和急不可待,而是变得沉稳沉静。
不要指望一篇文章就能带来很多粉丝。你必须勤写,多出精品。只有熬过这一漫长艰难的蛰伏期,你的粉丝才会发生质的蜕变,文章的阅读量才会跃升。
现在说说《我的父亲》一文所取得的成绩。
不过二天,此文阅读量已达724,收获几条高质量的留言。对这一成绩比较满意。算是没有白写。
这一成绩是自己长期坚持写作、不懈练笔的结果。
几条精选留言如下:
巢湖作协成员於翠霞的留言:
"你的父亲在我们那里口碑非常好,话不多,但是很有思想!
有一次我们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他,他让我们坐在他的大型拖拉机的车头上,车头摇摆的厉害,我们几个女生既担心又兴奋,一直把我们带到家门口,他是个善良的人!"
文中提到的《我的父亲》一文作者、平台另一实力写手高永翠的留言:
"感谢魏老师的褒奖,我是高永翠。认真拜读了您写父亲的文章,共同的经历,给了我们一样的情感。父母的负重前行,才换来我们别样的人生。我们是他们苦难生活开出的花,唯有向阳生长,才能不负长辈的期望。我们都要好好的!"
文友 花开的声音 的留言:
"其实文章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心,魏老师这篇文字,语言朴实无华,自然流畅,把父亲吃苦耐劳,淳朴忠厚的形象刻画得真实,感人。苦难,其实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尤其是对于写作人,它让文字多了一份厚重和深度,只有经历过苦难,才能悟出很多人生的真谛,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珍惜和努力。"
读者 李康满 的留言:
"现在生活在城市的农村人,哪一个不是靠拼命奋斗上来的?那个年代的人太不容易了。"
另一读者、也是我的老家人的留言:
"魏小强你好,你的几篇文章我认真拜读了,并转发给姊妹,文章感人至深,文笔优美,我是老一队人,在八五年全家迁入芜湖市,你爸帮我家送米到芜湖市,爸妈都夸你爸人好,那时城乡差别巨大,我们乡下人饱受城里人歧视,那些年的经历至今历历在目,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有机会和城里人坐在一起喝咖啡 也算扬眉吐气,希望家乡越来越好。"
这一条留言,让我有了继续写下去的动力和信心。
我原先对此文的预想是:
此文的阅读量最多达到800。可能有四五条留言。这几条留言中,会有一两条好评。
这样的成绩出乎我的意料,也激发了我的写作热情和动力。
只有多出精品,死磕文章的质量,你才能越有越来越多的读者,文章的阅读量会越来越大。
自从去年7月开始,在 最忆是巢州 平台一共发表5篇文章。三篇文章的阅读量接近900,另两篇阅读量在七八百之间。
最忆是巢州 是一个运营比较成功的公众号,主打巢湖地域特色,走专业化之路。平台粉丝多,阅读者众。
在这个公众号投稿,被平台推出后,不用担心文章的阅读量。当天阅读量可以轻易突破七八百,再加上后期自已稍加推广,文章阅读量可以破千。
最忆是巢州 平台高手云集,藏龙卧虎,荟萃巢湖、合肥地区实力派写手、县市乃至省作协成员、功底深厚的文史作者,涌现出一夫(博士,现居美国)等文坛大家,影响力越来越大。
欢迎大家(特别老家是巢湖的老乡)关注 最忆是巢州 平台。
小平台练练手,大平台创名声。
要想打出自己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还是多在大平台混,多向大平台投稿。
好的平台和好的作者是相互成就的。
现在公众号如雨后春笋,竞争激烈,做大不易。要想拥有广泛的读者群,就得在质量上死下功夫,要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写手和专栏作者、特约作者。
一个作者要想扬名,让自已的文章作品被更多的读者阅读欣赏,就得在大平台发表。而且要多发表、勤露脸。
写作如登山。先可以在小平台混,积累一定经验、实力和自信,可以向大平台投稿,通过这样过关斩将,会一步步攀登抵达巅峰,迎来自已的高光时刻。
大平台投稿者多,门槛高,选稿也很挑剔。你的文章如果质量不行,编辑看不上眼,就没有在平台露面、被广大读者阅读欣赏的机会。
文章的阅读量高低,一靠平台实力、粉丝订阅者的多寡。二看作者本人的实力和人脉,是否有大咖为你站台背书;文章本身是否足够优秀,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好评,自愿为你推广转发。
你的文章阅读量多寡,读者对你文章的评论,会影响你的下一次投稿采用与否。如果你精品不断,你就会获得很多普通作者所不及的特权和好处,平台会优先推送你的作品,就象对待大牌明星一样,为你作全方位的包装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