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婷《致橡树》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谚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汉朝、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为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一九七七年三月二十七日

赏析

《致橡树》用内心独白的方式,以诗人独特的情绪体验歌唱了对人格尊严、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向往。对人的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张扬成为全诗的核心思想,正如她自己所说:“今天,人们迫切需要尊重、信任与温暖。我愿意尽可能地用诗来表现我对‘人’的一种关切”。(舒婷:《人啊,理解我吧》,《诗刊》,1980年10月号)

诗人将抒情主人公化为“木棉树”这一意象,“致橡树”意为向爱人表达心中情意。诗的开篇展示了有别于诗人所不齿的依附隶属于男权的女性的抒情姿态,“如果我爱你”,树立了一位自我意识强烈并拥有独立人格尊严的女性形象。绝不象忽视自我价值的那些“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也“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不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诗人不屑于默默地做那“险峰”、“日光”、“春雨”,牺牲自我来建设另一半的辉煌,润色两个人的爱情。“我”只愿而且“必须是您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诗人在此提出诗人对理想两性关系的理念,即建立在彼此平等、人格独立、尊严完善的基础之上的爱情。“根,相握在地下;叶,相触在风里”,“我们”相濡以沫、相敬如宾,诉说着旁人不解的情话,共同营造属于自己的爱情氛围。如此,“我们”相亲相爱却依然各自独立,爱情不仅没有葬送个体的自由,却使彼此的个性更加稳妥地保存与发展。“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也没有舍弃女性的温存:“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在这平等独立的背景之下,我们同甘共苦,“分担汉朝、风雷、霹雳”,“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诗人在炽烈的情感高潮中呼出了理想的爱情箴言:“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唯此,诗人才坚守灵肉结合的深沉甜美的爱情,勇敢地吟唱着:“爱——不仅爱你为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诗歌风格明丽清朗、新鲜生动、构思新颖,极富浓郁的抒情色彩。诗人摒弃了传统依附从属的爱情观念,柔婉地抒写了一曲新时代的爱情宣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