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了吴军对俄罗斯和印度未来发展的判断,很多观点跟传统的不太一样,所以,将主要观点摘抄下来,给大家分享。兼听则明,希望大家对这个两个国家有更客观的判断。主要有以下观点:
吴军认为,俄罗斯和印度的是两个差别巨大的国家,它们今天的发展之路,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如果只有一个国家能打破中美目前的格局,那只能是印度。
对于俄罗斯,今天才是俄罗斯历史上长期以来真实的状态。二战以后表面强大的帝国(苏联)其实是一种幻想。
第一,俄罗斯经济发展困难很大。俄罗斯虽然幅员辽阔,但是可耕种面积不多,且多在今天的乌克兰附近,虽然远东有很多资源,但是开采成本极高,基本只能维持收支平衡。俄罗斯真正便于发展的地区,是在欧洲中部靠近乌克兰和巴尔干的地区,面积和中国的华东、华北加起来差不多大;加上俄罗斯没有好的海港,发展经济很困难。
第二,俄罗斯军事实力并没有那么强大。历史上人们对俄罗斯强大的理解其实是误解,包括对军事实力的理解。高晓松在一期节目中讲了一句话,俄罗斯人好战不善战,越南人不好战但善战。这个评价是中肯定。从彼得大帝开始,俄罗斯就一直在打仗,虽然地盘不断扩大,但是打的漂亮仗不多。拿破仑战争打赢了,但除了死了很多人,并没有得到什么,倒是英国人讨到了便宜。二战打败了希特勒,但是看看死了多少人,就不会觉得军事上有什么了不起。直到柏林之围的时候,它和德国的伤亡比才达到1:1,此前一直以极高的伤亡比取胜。今天多数教科书对美国在二战中给予苏联的巨大援助只字不提,也让大家误解。二战中美国给前苏联的援助,是给中国国民政府援助的十倍左右,苏联的运输几乎完全仰仗美国提供的车辆,占到了车辆运输的90%以上。根据1941年9月29号到10月1号在莫斯科举行的英美苏三国代表协议,美国每个月给前苏联提供400架飞机,1100辆坦克,以及近乎无限的军用物资,想想中国军队在八年抗战中,这些重武器一共才有多少,就能体会当年罗斯福是多么偏心。某种程度上是美国出钱,前苏联出力在和德国人死磕。当然,前苏联也很争气,把不可一世的希特勒给打败了。
第三,俄罗斯远离经济发展核心。二战后,虽然前苏联一度号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那是以它自己的官价来计算的。当时官价1卢布能换1个多美元,但是在市场上连0.2个也换不到。因此俄罗斯经济并不曾辉煌过。俄罗斯真正的悲剧在于它从不在贸易的必经之路上,总是处在地缘政治的边缘,并且远离世界经济中心。欧洲从近代开始工业革命,俄罗斯和西欧距离太远,工业起步很晚,经济非常薄弱。二战以后又没有被纳入全球贸易的圈子,以至于在信息时代晚期落伍了。你不曾听说过哪项计算机的发明是俄罗斯做出来的。由于没有贸易的传统,俄罗斯做的东西是傻大粗笨。不仅做出来的东西如此,今天它留下的地标建筑大都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后来的建筑因为是规划出来的,能用就行,大多是看不上眼的。
第四,俄罗斯人缺少发展动力。地理位置的局限,又导致了人做事方法的缺陷,俄罗斯人几乎从上到下都没有动力,通过劳动改变自己的经济地位和社会环境,他们不喜欢前苏联但是又不愿意融入新的世界。实际上,只有进行商业竞争,制造工业品时才会精益求精,做出来的商品才会人性化,让大家喜爱。未来俄罗斯是否崛起今天看不到任何的迹象。
相比俄罗斯,印度则非常值得大家关注了,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点,印度从某种程度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虽然有13亿人口和中国差不多,但是并没有统一的市场。历史上印度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它是一个地区,一个地理名词,和赤道、拉美没有什么区别。今天,印度的各个邦和中国的省相当,但是相当独立。印度没有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能讲的语言,很多人认为印度人都在讲印地语,其实它的使用者人数只有人口的40%左右,基本上是北方人口,以新德里州为代表。而东西海岸的名城孟买和加尔各答都不说印地语。因此,在印度做生意,不同地区差异很大。此外,印度的宗教和种族矛盾也很深,国家的凝聚力不强。
第二点,印度的种姓制度还存在,而且比大家想象的要更严重。今天很多高种姓的女子年龄很大,很难结婚,因为他们是不能下嫁的。把印度看成是一个3亿人的国家就好了,因为社会底层的人其实消费能力很弱。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印度人总体随遇而安,但是较高种姓的人还是很有进取心和责任心。很多人到印度做生意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把它想象成中国,如果一开始期望值不要太高,也就不会失望了。
第三点,印度人远比我们想象的努力。我们中国人从小就不得不好好学习,功课负担很重,其实印度人,从小的学习负担,一点不比中国人轻。和中国相似的是,印度人学习理工的非常多,整个国家有很多很好的数理人才,在工作中,印度人也很能吃苦,因此很多仿制的东西,做的还不错。但是由于工业基础较差,有没有很好的工匠,他们目前的工业制造力不强。因此,印度经济的增长,主要是服务业的发展。由于工业品出口能力有限,它的经济驱动主要来自于内需。印度人做事比较专一,他们改换职业的情况并不多。这是印度人在硅谷的跨国企业做得比较好的原因之一。
第四点,印度虽然作为一个国家,政府没有什么钱。政府大楼破破烂烂,办事效率也很低下。但是它藏富于民,相比政府,民间的钱似乎更多一些。实际上,印度政府在经济上的作用很有限,难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我们不能把中国大政府管理的做事方式,硬套的印度头上。我们很多由政府主导的事情,在印度是由民间完成的。因此涉及到民生的地方,改善的还是不错的,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差。由于印度政府对经济的影响小,它也就不存在政治稳定不稳定的问题,反正政府也没有什么用。
第五点,虽然印度有诸多的问题,但是大多数是能够慢慢解决的问题。美国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印度GDP总量超过美国只是时间的问题,除了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比较快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人口比较年轻,未来将会是一个劳动力大国。历史上看,印度很长时间GDP都是全球第二,仅仅在150年前才被英国超越,因此,它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是有基础的。此外,印度的地理位置要远比俄罗斯好,这也给它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便利。
相比俄罗斯,印度在未来是有希望的,而俄罗斯却让人很难看到希望。对于俄罗斯,西方学者普遍的看法是,它的GDP在全世界的占比将不断的下降,其国家地位也将不断下降。
人有时候不在于现在有多穷,而在于他有没有希望富裕起来。今天的世界上,其实各国是用经济总量和贸易总量在说话,而不是用大炮在说话,因此军事力量再强,如果不能够变成保护其全球贸易的手段,都是在浪费钱。
由此比较,从未来来看,俄罗斯和印度谁更有潜力,就显而易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