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悲惨不在于耳聋而无法正常作曲.他的耳聋确实能带来失去最终寄托之人所感受到的极端痛苦,但实际上其痛苦程度与其他任何热爱音乐的人的耳聋所带来的痛苦没有任何区别,与他的伟大更是毫无关系.就算舒伯特,李斯特,马勒,肖斯塔科维奇等等人耳朵都是聋的,而贝多芬的听力正常,贝多芬仍然比他人更是伟大的艺术家.对艺术,对美的评判不应引入生活,艺术就是艺术本身,虽然一定程度上生活能催生出有价值的作品,但本质上艺术品的价值与艺术家的生活无关.生活对艺术的贡献仅限于情感,而情感对艺术价值的影响几乎不存在,它仅仅会影响作品的表现形式,而对核心部分毫无影响,进一步说无终止的自我沉浸只会突显出创作者的愚昧和浅薄,一个有过最基本的思考的人,无论如何都不应该认为缪斯在沉溺中降临;美的精神在于秩序,而非混乱.这里的混乱并不与噪音,极端同义,而更多与过度的优美和过度的表达接近.另外,将美同道德等概念相联系,也是一种使美无限趋近混乱的做法.因为,秩序的道德与人的道德无关,既然追求人的道德,就必然追求秩序的恶,思维必然将永远受缚于尘世.
贝多芬的晚期作品近乎完美地显示了这一点,而且与稳定的巴赫相比,贝多芬的转变更具震撼人心的力量.对于一个审美健全的人来说,贝多芬的Op.111响起,一切人生悲苦欢欣都将消散,一切关于贝多芬的印象——命运,欢乐,奋斗,苦难等等——都将消失,只留下乐音的秩序运动带来的无限美.一个认真听完过第九交响曲的人,必然明了最后的大合唱实则与"欢乐"这一情绪毫无关系,此时的贝多芬早已超脱人间情绪的桎梏,只余下巴赫式的抽离情绪的激情.至于最后的几部四重奏作品,不知世间有何人能用语言说出其精妙.
随便说点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