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怂,再来

            20180402  周一

            认怂,再来

*周末的作业多,下了课外班,吃完晚饭,时间已经快九点了。孩子坐在客厅,摆着架势说是写作业。可是,可是……

看着孩子在那哗啦哗啦翻着书磨蹭时间不写作业,我心里那个焦急呀。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开口不是温和的提醒,而是又进入开炮轰炸模式。

指责发泄完,当时心头涌动的焦燥,对孩子磨蹭的生气,怕他养不成注重写作业好习惯的担心是倾倒出来了,我也像泄了气的皮球,突然没劲儿了。可瞬间,我又进入了满心满腹的自责,对自己的愤怒,和想逃的模式。

我怎么又这样了呢?我为什么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呢?我为什么又要管控孩子而不是相信他有他自己的节奏和安排,允许他体验完全呢?我这么情绪化的指责,否定的话语,会不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不被接纳,而产生自我否定,进而,更在意我或他人的评价,容易被别人的情绪困扰,向外求认可呢……

脑子里各种念头像箭一样射向自己,自己又被打倒在地了。我又掉进了“我不够好”的坑。

*“暂停,暂停,暂停!”心里升起一个声音,从小到大,终于被我注意,被我听到。

好吧,我按下了暂停键,停止了射向自己的箭。

想起以前看过的一句话,我们受到的最大的伤害,其实不是发生过的事件本身,而是在事件过后,自己不断的不停的对自己的自我折磨。事件只伤害了我们一次,可我们自己却不断的沉浸在回忆中,一遍遍撕裂着已经结上痂的伤口,对咀嚼伤痛,否定自己上瘾。

*已经发生过了的事,我再后悔再自责也没有用哦。那就认怂,承认自己刚才就是没做好。放下对自己的“全能幻想”,我就是一普通人,一次又一次的做不到,做不好,做不对多正常啊。那就再来一次呗,下次可能就做的好一点了。

*再读一读曾摘抄的一段话。

“不管是一事无成还是诸多伤痛,都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地面对事实:你只是个普通人,你做不到你假想的样子,你没有活成你想要的样子,并不可耻。

只要每一天都在积累,在精进,在改变,就足够了。

亲爱的,你欠真实的自己一个拥抱。当你意识到总有些事,有些人,你无能为力,没有做好,真的不必自责也不必执着。

做不到做不好做错了都不是失败。真正的失败,是你的精神已经被打垮。是你在习惯性无助,自我否定的深渊里再也不愿意奋起一搏。”

放弃对“自己不能犯错,不能不好,只能完美”的自恋和妄想,对内耗喊停。记得永远做那个给自己托底的人。

*被《接纳力1》一书的带读师张密老师的一段分享深深触动。

“当我掉坑儿的时候,我不再是停留在自责内疚的坑里了,而是能够把关注点转变到,下一次我要如何做,相信自己可以做到,掉坑儿也是当下最好的呈现。曾经的比较心让我一度抓狂,那个不够好的认知,时常戳痛我。如今我能够回望初心,叩问自己,遵循着本心,稳稳的走在践行自己生命故事的节奏中。我觉得这样的我,挺好的!”

*是呀,想要真正的成长,改变,那就得转变自己的关注点,把自责、比较、内疚、自我否定的这些模式转换成正向的,看到自己想好的初心和意愿,看到自己已经做到的做好的部分,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付出,看到自己的资源……不再把箭射向自己,而是拥抱抚慰关怀一下因为没做好而伤心难过低落无助的自己。告诉自己,我这次认怂了,就是没做好。没关系,我可以再来!

从习惯性的自我否定转变成积极面对每一个情绪,每一件事情。从陷在过去转变成面向未来。从嫌弃自己,想要放弃和逃避转变成允许和接纳自己,看到自己的初心和资源,继续前行……每一天都会发现自己的成长才刚刚开始,在正在进行……

*孩子推开卧室的门,进来说,对不起妈妈,刚才我有点累,想翻翻书不用动脑子休息会儿再写作业。

我也赶紧说,对不起,刚才是我想以我的方式我的标准来要求你。我想着作业多让你快点开始写,能早点睡觉。是我没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我越界了。

*我看到自己的初心也是想让孩子好,也是心疼孩子想让他快点做完早点休息。我也看到我对孩子的信任度不够,没做到用温和的态度表达我的想法和建议,而是用发泄情绪的方式来表达。

肯定自己的初心是对孩子的爱,也知道自己需要提升和改正的是什么。这就ok了。

一次次的没做好,那就认怂,一次次的再来。谁的人生不是一步步走出来的?!

怕就怕,宁可掉进自我否定的坑里,一遍遍的纠缠在已发生的事里伤害自己也不愿认怂,不允许不接受自己当然可以不能不好。或是认怂了却不敢爬出坑,重新再来。

能认怂,也能再来,才是真正自信的勇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