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继续读曹德旺的自传《心若菩提》。
书中写到,幼年的他家贫,读书后还得干很多农活,被教导主任误解。小孩子心性调皮,原本想拿石头砸茅坑报复主任的,结果当时心里念头一转。
他写到:
为什么不liao他呢?
心到意到动作到,嘘嘘地就liao到他的脑袋上面去了。主任跳了起来,PG 也没擦,提上裤子就要抓我,我慌忙跳下墙,撒腿就跑。
……
就这样,我辍学了。我把自己关在屋里哭得非常伤心。委屈、惭愧、懊恼、悔恨,各种滋味都有吧。
书不能读了。日子却还得过下去。母亲从队里牵了一头牛回来,14岁的我,成了队里的放牛娃。一天两个工分。一个工分8分钱一天有1角6分钱的收入。现在菜市场买菜,1角2角经常被忽略不计的,那时的1角6分钱却很大,相当于现在的几元钱,可以买到1.4斤大米或者三两猪肉。
我每天一早起床捡柴,挑水,白天放牛,傍晚将牛牵回栏里后再去捡柴。有时,还要到田里帮舅舅种地。冬天地瓜收成的日子,则负责到田里翻检薯蒂,补充家里不足的口粮。
离开了学校,仍然想读书,怎么办呢?我就捡哥哥读过的书念。哥哥大我两岁。但和我不同,他从小就是一个乖孩子,很听话,母亲和老师都喜欢他。
还想读书却不能读了。我就把哥哥读过的书带在身边,边放牛边捡柴之余边自学。看不懂的字,就问哥哥,哥哥不在身边的时候,就用《新华字典》和《辞海》查找。那时的《字典》一本8角钱,是割了一年多的马草攒下的;《辞海》3元钱,是割了三年多的马草才攒够了钱买下的。我靠字典自学读书的习惯,就是这样养成的。
二
一个聪明而又调皮的孩子,因为一个恶作剧的报复而被迫辍学了。这样就成了生产队的放牛娃。除了放牛,还有很多农活要干,压在他不算年少的肩膀上。
离开了学校,可是他仍然想读书,怎么办?没有条件,他就自己创造条件,借比他高两届的哥哥的书看,为了认字,不辞辛苦地割草换钱,用辛苦四年多的钱买了一本《新华字典》,一本《辞海》。从此,养成了终身靠字典读书的好习惯。
一个农村孩子,为了读书,能吃这种苦,实在是值得佩服。这也是奠定了人生的基础。
三
回想起幼年时候的孩子,各方面都还不成熟,难免调皮,或是犯错。像幼年的曹德旺这种孩子,其实在我们周围有很多。因为调皮而被迫辍学的孩子,或者说因为调皮而被老师误解和批评的孩子,从此就放弃了读书的追求,泯然众人的,想必很多。
我的童年,生活在老师的家庭,字典和辞海,那是不缺的,因为父母是高校中文系的老师,配置还是一样至少有两份。记得小时候的我,也很爱读书,是靠着自己翻字典,在学龄前就无师自通学会了拼音和认字。也得到了周围成人的表扬,也激发出来了自己看书的兴趣。
记得上小学后,父亲逼着我养成午睡的习惯,可是我又睡不着。怎么办呢?
当时都是木板床,下面垫床板和稻草席,不容易平整,于是用了很多学校的学报来垫。当时睡不着,又找不到书看,于是就看《贵阳师院学报》,看的是社科版,很多历史、哲学,还有考古的内容,看得是懵里懵懂的,字呢?是连蒙带猜的,似乎就慢慢都了些稀奇古怪的知识,比如两个不认识的字”牂柯"江名,多年后才知道读音。还有当时读了很多关于夜郎国考古的研究文章,觉得很有意思。甚至到高考的时候都动过报考考古学的念头。
现在看来,幼年的自己,是既有条件,又有兴趣,也似乎读了不少书,扩展了自己的知识面。这对于自己的一生还是有助益的,构成了自己人生的一抹底色吧。现在想来,要是当时对于读书更饥渴些,更专注些,是不是更好呢?
这个只能想象了吧。
时光从指缝间不经意地溜走,今后的路,还得一步步地去自己脚踏实地。读书是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只有知识是没有用的,要去用,在现实世界中改变这个世界,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四
书到用时方恨少。这话其实不对。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了很多道理,却还是依然要发出“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感概。
我们都学了很多貌似“懂了就一定有用”的知识。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改变。
为什么没有改变?是缺乏行动,缺乏持续稳定的行动。
我要去行动,去改变自己,去改变去影响周围。
影响了周围的人,影响了周围的事,这不就是是“改变了世界”吗?
于是乎,我觉得我自己真的——改变了世界。
我带领一帮朋友,持续地每天做俯卧撑,在微信群打卡,这就是改变了世界。哈哈。
这个改变,还在持续。
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和认知。知道了,就要去做到!
是为记,唯有不断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