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274. 周颂•清庙之什•时迈


《时迈》是一首武王巡行诸侯各邦,祭祀苍天和山川诸神的乐歌。


  •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 武王巡视到各邦,皇天视他为儿子,保佑大周国运昌。当初发兵讨纣王,天下四方皆惊慌。祭祀天地众神灵,来到黄河泰山上。万国主宰是武王!

  •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color{red}{[jí]}干戈,载橐\color{red}{[gāo]}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 无比荣光我周邦,百官依次行奖赏。收起干戈和兵甲,强弓利箭装入囊。讲求美好的道德,遍施华夏各地方。周王永保国兴旺!


时迈:按时巡狩。
:国。此指武王克商后封建的诸侯邦国。
昊天:苍天,皇天。
子之:以之为子。
:语助词。一说指“实在,的确”。
:同“佑”,保佑。
:顺,顺应。
有周:即周王朝。有,名词字头,无实义。
薄言:犹言“薄然”、“薄焉”,发语词,有急追之意。
:震动,指以武力震动威胁。
:指各诸侯邦国。
震叠:即“震慑”,震惊慑服。叠,通“慑”,恐惧、畏服。
怀柔:安抚。怀,来;柔,安。
百神:泛指天地山川之众神。此句谓祭祀百神。
:指黄河。
乔岳:高山,指泰山。乔,高。
:诚然,的确。
:指周武王。
:犹“为”。
:君。

明昭:犹“昭明”,显著,此为发扬光大的意思。
:发语词,无实义。
序在位:谓合理安排在位的诸侯。序,顺序,依次。
:犹“则”,于是,乃。
\color{red}{[jí]}:收藏。
干戈:泛指兵器。干,盾。
\color{red}{[gāo]}:古代盛衣甲或弓箭的皮囊。此处用为动词,盛放弓箭。此两句指周武王偃武修文,不再用兵。
:周人自谓。
懿德:美德,指文治教化。
:施,陈列,谓施行,广布。
:犹“是”,这、此。
:华夏,指周王朝所统治的天下。
:同“信”,确实,一定。
:指保持天命、保持先祖的功业。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诗经》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color{gray}{(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国风》是按国别编排,《雅》《颂》则以十篇为一组,以每组篇首的篇名为组名。

如《小雅》从《鹿鸣》到《鱼丽》十篇,就称为《鹿鸣之什》(伍、什是中国古代的计数单位,“某某之什”,即某某等十篇诗)。《大雅》从《文王》到《文王有声》十篇,就称之为《文王之什》。《周颂》从《清庙》到《思文》十篇,就称为《清庙之什》。十篇以上带有零数的诗篇,不另立篇什,就编排在最后一组篇什内。

《周颂》31篇,当产生于西周时期。

《清庙之什》: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