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Spenser的第502篇文章
你有没有感到痛苦的时候?
昨天凌晨,我还坐在电脑前,敲击键盘,准备今天要发的文章。但文字删了又打,打了又删,一个小时过去了,稿子还是稀巴烂。
手托着下巴,盯着屏幕发呆,脑袋一片空白,写不出文章的痛苦被无限放大。
那种感觉就像,被人束缚手脚,头顶的流沙一点一点往下落,身上是厚重的无力感。
当时,脑海只剩一个念头:我擦,该不会江郎才尽,永远写不出文章了吧。
可是,今天醒来,我照样吃饭,生命还在,末日也没来。
所以,你发现没?
我们总喜欢把希望缩小,把痛苦放大。
这种思维路径,是典型的误区。
要知道,除了肉体疼痛和亲友离去的痛苦是真实的,其他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给你的。
1
你曾以为的灭顶之灾,
回过头来是庸人自扰
我前不久看记录片《创变中国》,被采访的网红张沫凡让我印象很深。
91年的女孩,小时候,是别人眼里的叛逆少女,成绩不好。
为了赚钱,14岁开淘宝店,19岁休学去创业,做护肤品,如今管理100人左右的团队,身价过亿,顶着女总裁的光环,进出各大媒体镜头。
在媒体笔下,她是资本的宠儿,经商的天才,但镁光灯灭后,回顾14年的创业历程,有多少崩溃到绝望的时刻,只有她自己清楚。
“小到芳疗专业上、认知上的提升,大到团队管理,工厂原料的把控,品牌模式的迭代,每一步都走得很痛苦。
但最终,当我攻克了难题,站在更高的楼层,思维方式升级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了,那时,我回头才发现,之前折磨我的问题竟如此简单,甚至毫无意义,自己是庸人自扰。”
你说是不是?
回想过去,咱们成长的那一刻,可能就发生在生活的某个小节点:
第一次带团队,学不会某项技能,工作上跨不过的瓶颈,恋爱或失恋,每个节点,都自带痛苦的颗粒感。
而很多人平庸,是因为自己把痛苦过度放大,遇事先想消极结果,惶惶终日,这是直线思维。
一个聪明人应该是理性的乐观主义者,人会变好的关键,是信任自己,能解决难题,并采取行动。
一旦你跨过去,那些第一层你曾觉得是灭顶之灾的难题,你再站在三四层楼去看,你会感觉严重程度远不及当时。
这个过程,就叫成长。
2
你所有的痛苦,
都是自己亲手制造出来的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一家公司给员工发奖金,老刘的奖金是2万,同事1万,老刘很开心,回家给老婆买了礼物。
第二次,老刘的奖金还是2万,同事却拿了3万,老刘很不爽,回家就对老婆撒火。
故事虽简单,但道理很深刻。让老刘痛苦的,不是奖金这件事,而是自己脑袋里冒出来的想法:
凭什么?
凭什么这次你的钱比我多。
这个想法越执着,他就越受折磨,自己手里揣着2万块奖金的幸福感,全忘了。
其实,往往影响你最深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你对事件的解释。
像契诃夫的小说《小公务员之死》,里面有个经典案例:
剧院里,小公务员吐口水,不小心溅到前排的人身上,发现那人正好是将军,小公务员慌了,怕对方以为自己是故意冒犯,于是一直点头道歉。
将军本来不在意,这样一弄,大发雷霆,小公务员吓得断了气。
很多事,其实并不真实存在,而是我们自己胡思乱想出来的。
长此以往,精神上,我们疲惫不堪,除此之外,还会收获什么呢?
负能量爆棚,格局变窄,勇气为零。
3
你所烦恼的,
其实都是背后潜藏着巨大利益的事
我的一个学生去澳洲留学,奔着读博和移民去的。那年她23岁,第一次离开中国,身上只有3000块生活费,用完就没有了。
为了有钱吃饭,第一份打工的工作,是给一家办公楼做清洁。
她每天的生活,早上7点起床,三明治吃一半,留一半当中饭。白天上完课,晚上9点,换上清洁工的衣服去干活,凌晨回家。
窘迫到半夜冷到发抖,但没钱买厚被子;45度太阳下,饿着肚子暴晒8小时,再跳进垃圾箱压垃圾。
与此同时,还要兼顾学业,必须保证学分,才能有资格申请博士。一遍遍地读教材,做题,给老师发邮件,压力大到考试前做噩梦,梦见自己只有72分,哭着醒来。
她跟我讲述的时候,可以让我回想起自己刚去香港时,只租得起4平米小房间的拮据。
而现在,她已经移民,读完博士,买了房养了猫,经济上完全自给自足。
我很喜欢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那句:
人因为痛苦而改变,人因为受益而坚持。
平庸的人,是窄门思维,视野范围内,痛苦烦恼居多,往往看不到背后藏着的利益。
聪明人,是用更大的视野,打破丧气角度,不断对自己说:
我将这份烦恼解决后,也必将因此幸福,其实我是老天选中的幸运儿。
小困难领经验值,大困难让你升级,有喜怒哀乐,但不纠结。
成长是件幸福的事,要懂得享受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