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错过的心理入门书

无论你是否是抑郁症患者,无论,你是否对生活失去了所有兴趣,都可以读一读这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就是下面这本


当我看到这本书的书名的时候,还以为是一本童话故事书

但是翻阅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非常治愈,很容易引人共情,引人思考的一本书

这本书已经成为了英国国民级的心理咨询入门书

图片来自网络

书中一向热情,活泼的蛤蟆先生,突然有一天郁郁寡欢,朋友们很担心,于是推荐去看心理医生,经过10次咨询后,蛤蟆先生从一个自卑,懦弱的人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信的绅士

在这10次的咨询中,每一次咨询过后,都会看见蛤蟆先生在慢慢变好,慢慢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大人

书中还提到三个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成人状态”、“父母状态”

这三个状态很有意思,这三种状态都是人们必须的,都具有各自的意义和价值

“儿童自我状态”:可以体验到儿童时期的感受,比如愤怒,快乐,悲伤,深情,恐惧等,但是处与这个状态的我们不能学到任何新的东西

“父母状态”:处于这个状态时,会出现不是在教育别人就是在挑剔别人,你会用不断的言行重复,让别人接受你从父母那里学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里并不是说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好或者好,而是在表达,你在重复父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没办法甚至没有时间去学习和接受新的观念

“成人状态”:当处于这个状态的时候,才能去思考和评估自己的行为,去倾听别人不一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简单来说就是当自己学会脱离父母依旧可以独立思考去解决问题,学习到新的东西的时候就处于“成人状态”

总结,“儿童状态”让我们去表达情感,“父母状态”让我们会去教育别人,“成人状态”让我们理性的思考,去计划,考虑,决定,行动

图片来自网络

虽然我并没有抑郁,可我特别感谢自己能够看见这本书,阅读的同时,回顾那些童年遇到的事,试着去原谅那个胆小,懦弱自己,也原谅那些,每当夜里回想起的令人伤心的人和事,瞬间觉得心里更加明亮了些,也更轻松了些

图片来自网络

故事结尾,蛤蟆先生的朋友们再次登场,我以为只是大家庆祝蛤蟆先生走出抑郁,找到真正的自己,没想到这是一场离别

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历很多离别,那些朋友来了又去,但在走之前一定会给你留下些什么

当然,有些人注定要离开,我们也无需悲伤,因为他们有些人为了理想而离开,有些人为了心安而离开,有些人为了家人而离开

但不管是因为什么,每个人的离开都有各自的想要,都有各自无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