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夕阳岁月,笔耕的记忆(10)- 2
传递知识的【每日一题】,环境监测的技术培训
(【每日一题】- 81 ~ - 90。原始记录、监测报告、监测仪器设备和设施、环境监测档案、最高管理者、管理手册、环境检测时效性、环境监测 分包、可追溯性)
【每日一题】- 81《原始记录》
1.含义:检测原始记录是指通过一定表格形式,对环境检测活动所做的最初数字记载或文字记录,是检测第一手资料,也是生成环境检测报告的根本依据。
2.意义:原始记录包括足够充分信息,是保证记录信息的原始性、完整性、可追溯性。能够再现监测的全过程,并符合相关监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
3.分类:主要有(1)采样原始记录;(2)现场检测原始记录;(3)实验室检测原始记录;(4)数据处理原始记录;(5)报告审核原始记录;
4.内容:主要有(1)采样记录:样品名称、编号,样品性状,采样容器,采样设备信息,采样地点,采样时间,采样人,以及现场环境、气象参数:等。(2)实验室检测记录:主要包括检测项目、检测方法,检测仪器信息,检测数据、结果计算,检测人及复核人。质控措施内容(方法、依据,标准物质,要求,质控结果,评价等信息)。
5.要求:主要有(1)原始记录表设计规范内容全面;(2)填写要求:即时填写(不允许补记、追记、重抄写);不得随意涂改,必须修改时来取"杠改法”签字更正。对电子记录的更改应保留修改痕迹。
【每日一题】- 82《监测报告》
1.含义:监测报告是指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依法从事生态环境监测活动,向社会出具具有证明作用数据、结果的一种技术文件。
2.释义:(1)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产品”是监测报告。由于某些原因,目前有些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还在沿用“检验报告”、“检测报告"的产品名称。(2)依据RB/T214,各个领域的数据结果报告,统称为:检验检测报告,具体出具检验检测报告的机构,称为检验检测机构。显然,生态环境监测机机构,是检验检测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3.依据:生成生态环境监测报告的根本依据是环境监测原始记录。两者的主要内容具有一致性、真实性、准确性、可溯源性。
4.内容:主要有(1)报告封面信息:报告名称、标题、机构名称、CMA标志印章、唯一性标识(系列编号)、监测项目名称,监测专用章或公章,日期等信息。(2)封2“说明”:主要包括本机构的监测声明条款(免责声明,不得复制报告的声明)、结果说明、本机构的地址及联系信息等。(3)正文页面内容主要有:受检单位名称,样品信息(包括样采集时间、地点、采样点样品信息,接收日期、检测日期)、每一页标识(编号),检测方法标准(名称、标准号、检出限)、主要检测设备名称编号、检测数据结果及编写单位,以及提供评价标准的标准值(或限值);报告编制人、审核人和签发人(签字)等内容。
5.其他要求:(1)检测仪器的计量检定有效期、标准物质的有效期必须符合规定;(2)数据结果的有效数字位数,应符合规定;(3)现场测试和釆样应至少有2名监测人员在场。(4)所有监测人员必须经培训考核合格,符合上岗操作的规定。(5)监测报告应与监测合同(委托书/任务单)、原始记录及报告审核记录一起归档。保存期限通常不少于6年。
【每日一题】- 83《监测仪器设备和设施》
1.含义:它是指环境监测机构依据相关检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所配备的仪器和设施。
2.类别:主要有:(1)现场测试和采样仪器设备丶设施;(2)化验室检测仪器设备;(3)样品处理通用仪器设备丶设施;(4)数据处理仪器设备;(5)环境因素设备丶设施;(6)标准物质;试剂;材料;(7)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设施;
3.要求:(1)建立仪器设备管理体系:建立仪器设备管理组织、制定仪器设备管理程序丶编写仪器设备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2)健全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包括采购计划审批制度、验收制度、使用制度、记录制度、核查制度。(3)仪器设备校准和检定:主要有计量部门所属的仪器鉴定校准(证书)管理。以及实验室内的仪器校准。
4.环保安全设施:(1)高压气瓶使用管理;(2)有毒有害相关设施安全管理;(3)废物回收设施管理(4)排气系统设施管理。
【每日一题】- 84 《最高管理者》
1.定义:生态环境监测机构中,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实验室的一个人或一组人。1)一组人,称为“最高管理层”。2)最高管理者,在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该是“公司总经理,或法人代表”,或“监测中心主任”,或“监测站站长”等等。
2.能力要求:(1)能高效配置实验室合规运行所需的各类资源,以保证实验室管理的有效性、行为的公正性和数据的准确性。(2)了解生态环境监测机构数据质量责任及处罚规定,能向全体工作人员强调和传达国家部门相关法律法规。(3)掌握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及生态环境监测采样安全管理要求,能落实安全生产和确保工作人员人身安全。(4)了解管理评审的意义,熟悉实验室管理评审流程,能顺利主持召开管理评审会并落实管一理评审输出改进措施。
3.相关规定:(1)RB/T214规定:检验检测机构应确定全权负责的管理层,管理层应履行对管理体系的领导作用和承诺:对公众性做出承诺:负责管理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确保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确保管理体系要求融入检验检测的全过程;组织管理体系的管理评审;确保管理体系实现其预期结果;满足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和客户要求;提升客户满意度;运用过程方法建立管理体系和分析风险、机遇。(2)RB/T041规定:(5.1机构)称为“机构负责人”;在“国市监检测[2018]245号“通知(的第五条),称为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负责人。
4.质量(管理)手册:是按照“最高管理层”、“最高管理者”的称谓。
【每日一题】- 85 《环境监测档案》
1.含义:环境监测档案主要是指生态环境监测活动中,具有保存价值和可追溯功能的各种文件、资料、记录和报告。环境监测档案管理是环境监测机构的管理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档案分类:(1)原始记录(图、表,音,像);(2)监测报告(监测机构的产品,包括发送信息);(3)监测活动其他文件(包括:监测合同或任务单/委托书、报告审核记录;相关其他资料:监测方案、采样计划、企业工程生产排污状况等);(4)受控文件。包括“外来文件”(质量标准、排放标准、技术规范、监测标准修改单等);(5)资质文件:CMA资质证书及附件、资质申报文件、评审会议文件及整改文件等。(6)指导性文件:“评审准则”、RB/T214、RB/T041等等。
3.归档方式:(1)纸质介质文件。具有直观性,存在感强。但占据空间,建维工作量大。(2)电子介质方式文件。需要明确授权、发布、标识、加密、修改、变更、废止、备份和归档等要求。
4.报告和记录存档:在保证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的前提下,可使用电子介质存储的报告和记录,代替纸质文本存档。监测报告和记录存档:保存期限通常不少于6年。
【每日一题】- 86 《管理手册》
1、含义:管理手册,又称为质量手册、质量管理手册。是本检测机构的纲领性管理文件。并给出其文件代号,其中包括检测机构代号、管理手册控制号即版次、发布年份。
2、内容:阐明了本监测机构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组织机构,规定了本公司管理体系的管理要求和技术要求,注明了相关的支持性文件,以及在管理体系中各职能部门、关键人员的责任和相互关系。
3、编制:1)编制依据:GB/T214-2017(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以及《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2)编制原则:质量手册的编制应遵循“最简单、最易懂”的原则,达到满足规范性、系统性、协调性、唯一性、适用性、可操作的基本要求。3)基本要求:满足规范性、系统性、协调性、唯一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的基本要求。
4、作用:1)对外部作为质量保证的 承诺性文件;2)对本检测机构,是指导全部监测活动的具体管理运作的规则。
5、计划:习惯说法检测机构管理的“八大计划”:1)人员培训计划;2)设备检定计划;3)设备维护计划;4)管理评审计划;5)期间核查计划;6)质量控制计划;7)质量监督计划;8)内部评审计划。
每日一题】- 87 环境检测《时效性》
1、含义:环境检测的全部活动中,关于有效时间,以及有效期的规定。所以环境监测的有效性,又可以称为“时效期间”。
2、意义:1)依据法规性质的环境标准,给定其有效时间、有效期。2)超过时效期的环境检测活动,则被判定无效,或不符合环境监管理的有效性。
3、分类:1)管理类:法律法规及环境标准中的时效期间。2)检测技术的时效期间。
4、规定:1)CMA资质证书:见证书上的规定。有效期间,最长为6年。2)有证标准物质:有效期见证书中的规定,一般为3年。3)大型仪器性能鉴定:有效期,见鉴定证书中规定。不同仪器,有效期1~3年。4)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每年一次;管理评审,12个月一次;监测报告保存期限,通常不少于6年。5)采样保存期间:要求在规定保存期的期间内,完成检测。不同的检测项目,具体规定见其方法标准和监测技术规范。
5、延展:为保证检测结果的有效性的规定:1)仪器预热时间;2)样品预处理(加热,消解,冷却,恒温,振荡,蒸馏)时间;3)滴定速度(时间);4)其他。
【每日一题】- 88 环境监测《分包》
1、含义:环境监测机构将少量没有检测资质认定的项目,分给有检测资质的机构进行检测,协助分包方完成全部检测委托任务的检测。因此说,分包是一种分包检测。
2、要求:1)监测机构实施分包前,应建立和保持分包的管理程序,并在业务洽谈、合同评审和合同签署中予以实施。2)具体分包项目及其承担分包项目的检测机构,应事先征得委托人的同意。3)出具检验报告时,应将分包项目予以清晰标明。
3、管理:1)检测机构对分包结果向客户(委托方)负责。2)对分包方资质和能力进行确认。3)对分包方监测质量进行监督或验证。4)不得进行二次分包。
【每日一题】- 89《可追溯(性)》
1、含义:它是指探索事件事物产生的由来〈源头)。对于环境监测来说,可溯源是质量管理的一个新概念。它是对影响数据准确性的某种因素,可追查到发生的源头等因素。
2、应用:1)RB/T214-2017:4.5.20:检验检测机构应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报告、证书归档留存,保证期具有可追溯性。2)国市监检测[2018]245号通知:第十七条,方法验证和方法确认的过程及结果,应形成报告并附验证或确认全过程的原始记录,保证方法验证或确认过程可追溯。第十九条,开展现场测试或采样时,…保证观场测试一或或釆样过程客观、真实和可追溯。第二十条,样品在制备前处理和分析过程中注意保持样品标识的可追溯性。第二十三条,(二)在保证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的前提下,可使用电子介质存储的报告和记录代替纸质文件存档。
【每日一题】- 90 环境监测《留痕》
1、含义:是指为表征监测数据、结果真实可信所保留的痕迹。
2、意义:1)是可追溯的一种表征方式。2)是可视化的一种原始记忆。3)留痕的规定源于对记录的更改,更可以扩展到监测活动中的可追溯的内容,其中包括安全警示(设施与操作)等方面。
3、方式:1)即时照片的痕迹原件;2)采样活动地点的"定位"信息技术所留“记录”。
4、溯源:1)RB/T041-2020(6.4)管理体系:“所有对记录的更改(包括电子记录)实现全程留痕。2)早些时候,国市监检测[2018]245号通知的第十六条中,也有同样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