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上英语课,跟老师娜塔莉突然就聊到在巴黎的生活。她是英国人,来法国9年,一直住在巴黎。我来法国7年,但是从13年才因为工作搬来巴黎。
忘记话题的起因,娜塔莉就说到她家住在11号线,是东面的终点站。我说我也在11号线上,美丽城。她说,我太爱那里了,非常方便。街区非常活跃,还有很多好吃的餐馆。她搬来巴黎之后,只有一次是住过左岸的15区,其他时间都是在巴黎北边和东边的18区和19区。她说自己完全无法忍受15区的气氛(一边说着还一边做了个鬼脸),所以最后还是搬回了北边来。之后干脆就直接买了房子,完全安定下来。她说,搬家之后那会她正怀孕,每天都要去她家楼下一间很不起眼的小店去喝一碗汤。现在想想也并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但就是那段时间,那碗普通的汤让她无法自拔。与新街区的联系,就此建立。
跟她聊这些特别让我有久违的如释重负之感。其实我来巴黎之后也只是住在北边和东边的19或20区,就因为想离公司近一点不用每天花个把小时在通勤时间上,所以就从来没有当过左岸的巴黎人。她的姐姐住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我们说到那里周末的集市的新鲜蔬果,广场周围的小酒馆和杂货店,默契的点头,就是嘛,这边多么好。然而,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却无法跟我在巴黎的大部分朋友分享:他们都是住在南边的巴黎人。每每聊到,彼此见个面都要穿城而过,我也常常是以被大家奚落结束,说,就你非要特立独行,不跟我们住一边,你胆子大就住北边咯。
圣诞节假期去泰国的时候,刚巧读了一本关于巴黎的书。Paris was ours。这是一本多作者共同著述的随笔集,thirty-two writers relfect on the city of light。三十多位作者从艺术家、记者、大学教授,到厨师、当年郁郁不得志的作家、乃至于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各种身份和国籍的人娓娓道来他们眼中的巴黎。他们中的有些人是巴黎的过客,有些人还一直居住在这里。而他们所絮说的,也都是一些琐事,关于楼下转角面包房的香气,第一份工作就遭遇坏脾气的编辑的冷暴力,卢森堡公园的一次午后漫步……在离开巴黎的期间阅读此书,他们笔下的经历,第一次让我觉得巴黎竟然如此超现实:我们住的真的是同一个巴黎?
他们遇见巴黎的年代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间隔有三四十年。而不知为何(我阴暗的揣测一定是因为大多是对逼格有很高要求的文人)他们似乎是暗中商量好了一样,各自分成两派,每派内部对巴黎的生活都有相似度极高的设定。首先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巴黎生活的作者们,他们代表了占本书主体地位的“左岸派”:住所嘛就一定是在Jardin du Luxembourg旁边,即使是住阁楼也要在这个区!还在求学的人就是去Sorbonne。自然而然,他们笔下的巴黎就止步于他们的活动范围(从拉丁区一直向南延伸到卢森堡公园)。剩下一部分的作者是经历了本世纪的巴黎,然而居住地也巧合地发生了巨变:全部搬到以10号线西面终点站为圆心的巴黎的西南角。甚至有几个作者,竟然周末去的集市都是同一个(或者只是我的错觉……)。结果他们笔下的巴黎,都是至少要中产阶级以上生活水平的人的日常。
这三十多个人的巴黎,那种隐约的陌生感,之于我,与其说是时间距离上的,莫不如说更是空间距离上的。那里都是我不曾生活和不常涉足的巴黎,却是大多数来到巴黎的外国人想象中最真正的巴黎:各种精致的咖啡馆和小酒吧,午后阳光下慵懒的下午茶,晚餐后预定了某个剧场或电影院的入场券。这些确是我在那个巴黎所经历过的某个时刻,而散场后,要回归的另一个巴黎,才是我的日常。
跟娜塔莉聊到这些,她也深有同感。说,那个巴黎和我们俩生活的巴黎的确不是一个地方,是parisien的地方。他们是那种无法接受越过河岸来到北边的巴黎的人。巴黎的北端之于他们,就停留在St Michel了。什么?我们要在Pigalle地铁站见面?啊,这样的话我可能要先为我的爽约道歉了,我去不了,我不能去那个地方。娜塔莉模仿他们接电话的语气把我逗乐了。她的话语确中有几分夸张,而我虽然也秉持着“不可一概而论”的观点,但,事实有时的确如此。生活在那个“巴黎”的人,他们身上有种自带的高不可攀的优越感,那样漂浮在空气中不可言喻的姿态,是主动否认跟别人混为一谈的。
我想象着他们。相似的穿衣风格,神情举止——这些早已可从街边的青少年身上,他们精致打理的发型、穿的鞋子拿的滑板上,窥见一斑。他们身上的标签写着,这是为了某一个既定的将来而生活的孩子。他们可能会从小就被教育应该如何说话,如何思考,至少在钢琴小提琴管弦乐器中掌握一个。他们的那个既定的未来也一直都很明朗:学位可能会有好几个,但不外乎Grand école(精英大学,是法国对通过入学考试(concours)来录取学生的高等院校的总称,用来区别于公立大学université)或école d'ingénieur(工程师学院)。会有至少一年的海外实习和交换经历,跟随在CV上其他大公司的工作经验之后。还有一部分人应该是会进入ENA(国家行政学院),在每年的百多个招生名额中享有一席之地,等待毕业后成为未来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某个代言人(在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3位总统、7位总理以及众多部长毕业于此学校)。
我俩一脸不屑一顾的你一言我一语,说完这些心中的stereotypes,相视而笑。我后来暗想,觉得我们心里的念头应该大差不差:anyway,so what?有人去走光辉大道,有人也有居住在巴黎另一头的人生。我跟她说,我所在的区是巴黎第二大华人区,但因为经常会流传的抢劫事件和站街女的缘故,在华人间口碑相当不好。每每跟人说起,都不用看他们“呼”地皱起眉头,我就能猜到他们的内心OS(“怎么住那啊”)或者紧接的下一句(“不危险吗”)。就好比是我们眼中的左岸,我们被自己所住的街区打上了tag。
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来过巴黎的人心中也会都有一个他们想看到的巴黎。它未必是文艺又自恋的左岸,也未必是人头攒动的老佛爷或奢侈聚集地汪多姆广场,更不会是脏乱差又危机四伏的2号线以北。那些都只是它的一面。
我家对面有个很大的公园,天气暖和的时候就能拿着餐布和食物去野餐。夏天就在树荫下睡个午觉,枕着手臂看被父母带出来放风的小孩满地欢叫乱跑。那个时刻,没有人会觉得,我们是处于一部分巴黎人眼中的危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