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爱地球,2023年世界地球日的最强音
世界地球日(The World Earth Day) 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
地球日由来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的缘由,最初是由美国大学生海斯选定`1970年4月22日为第一个世界“地球日”。这一天,由海斯组织的大学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保护地球环境的宣传教育活动,发出了“只有一个地球”的口号和宣言,这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规模宏大的群众性环保运动,它不仅有力的彰显了世界环保事业的发展,而且“地球日”对于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的召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环保运动的蓬勃发展,20年后的九十年代,使地球日具有国际性,成为“世界地球日”。现今,保护地球日活动已传播至全球192个国家,每年有超过10亿人参与其中,是世界上最大的民间环保节日。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起,每年都会在4月22日举办世界地球日活动。
纪念世界环境日,每年都有一个主题。今年4月22日是第五十四个“世界地球日”,纪念世界环境日的全球主题是:“众生的地球”、中国的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世界地球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认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我国围绕“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开展宣传活动,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珍爱地球,中国在行动。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要明白:“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我们要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例如:我国地球环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我国编制完成首部“多规合一”的国家级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我国率先提出和实施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我国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在“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实施。“中国山水工程”入选联合国首批世十大生态恢复旗舰项目,为全球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国推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逐步把自然生态系统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纳入国家公园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然我国的地球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再进一步。
珍爱地球,环保志愿者在行动。珍爱地球、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贵在提高地球生态环保意识,亲身投入,自觉当成每个人的责任担当!作为环保之友志愿服务总队就是数以万计的民间环保组织中的一员所构成的环保集体,在北京的大地上,树立起“爬一座山、净一条路”的“环保之友旗帜”,从2005年开始至今践行捡垃圾的每周一次的环保行动,2007年加入北京志愿者联合会,积极参加各种环境保护活动,受到方方面面的鼓励和认可,让为“公益环保”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不懈努力!
地球日环保志愿者感言:地球生态系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一个地球,共有一个家园。地球村村民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牢记环保志愿者使命,积极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高兴为携手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共同为子孙后代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地球家园而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