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挠


割挠是一种草料,喂牲口的。这是一个方言词语。大凡方言,往往难以找到表述其意的文字,所以,在这里也是依其声而借其字,倒是对的可能性小,错的可能性大。

那年,村里来了一个知青。知青姓侯,是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自称是来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有人又说,这小子是因为家里倒了霉,被发配到这里来的。据说,他父亲是个大学教授。不过,现在不是了,也和咱们一样,握着锄把子在地里锄地哩!小侯可没锄过地,一看就没吃过苦,还不象家里倒过霉的样子,整天活蹦乱跳的。正因为如此,来了没多久,就混了个“猴子”的绰号。

“猴子”常抱怨吃的不好,说贫下中农吃得太差,在旧社会,贫下中农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如今已是新社会了,贫下中农翻身做了主人,怎么还吃这种鸡不啄、狗不闻的东西?就是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也用不着天天吃忆苦饭哪!尽管贫下中农的眼睛是雪亮的,却没有人给“猴子”上纲上线,说他这是反动言论。不过,有人总觉得他这些话不顺耳:我们乡下人天天吃忆苦饭,难道你们城里人就整天价大鱼大肉?你一个小毛孩子,能吃过什么好东西?贫下中农不会阳奉阴违、两面三刀,想什么说什么,真就有人向“猴子”提出了这个问题。不提还好,这一说,却出现了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猴子”教育贫下中农的场面。“猴子”象店小二报菜谱似的足足说了两个钟头,把天南地北的山珍海味说了个遍,让拿着县城当北京的贫下中农馋得直流口水。有人就问:“这些菜你都吃过?”

“当然都吃过了。”说完这句话,“猴子”觉得自己在贫下中农心目中的形象,将更加“高大全”了。

这时,有人冷不丁问了一句:“你吃过割挠吗?”

“猴子”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吃过。我们家天天吃,可好吃了!”

“猴子”的话,自然是制造了一场爆笑。

这事没过多久,“猴子”就回了城里,不过,他始终没弄明白“割挠”是什么。他也不曾想过,他把一个笑料长久地留在村里,供人传说,供人品味。这场辩论,成了村里人的骄傲:什么大学教授的儿子,连“割挠”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些臭老九,可真该向贫下中农学习学习了。当初听到“猴子”说这话的人,有很多早已作古,可是,“猴子吃割挠”的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又过了几年,传来了“猴子”当了大学教授的消息。这个消息,使有些人很是纳闷:那么笨的一个傻小子也能当大学教授?真是这样,说什么也不能让孩子去上大学,跟着这样的人学,还不学傻了?

三十年后的一天,村里来了一位老人。他是从十里外的火车站直接走到村里来的,没见他打听过任何人。进了村,却露出一副茫然的样子。他打听了许多人的名字,年轻人摇摇头,年纪稍大的人告诉他,他打听的人已故去多年。终于,有人认出了他:这不是当年的“猴子”吗?认出“猴子”的,正是当年问他“吃过割挠吗”的那个人。

“猴子”的到来,唤醒了小村许许多多尘封已久的记忆。村里人用少有的热情招待“猴子”。“猴子”甚为感动,可细心人却看出他总有那么一点不满足。人们就说,有什么要求你尽管提,别不好意思。“猴子”踌躇再三,终于道出了实情。他说,当年他撒了大谎,弥天大谎,那时,一家人都流落街头了,哪还吃过什么割挠?最后,他恳求给他做一顿割挠吃。还说,真羡慕村里的人,因为他们都吃过割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 他们的热恋因“卷毛騧”而生,...
    漠谷阅读 3,954评论 0 6
  • 四十年前,村里有一对老实本分的夫妻,他们没有儿子,就生了一个女儿,叫桂桂。 桂桂五六岁,就长的很好看,到了十六七岁...
    苍榆阅读 3,169评论 5 27
  • 看到本章的题目,年轻一些的朋友不要惊讶,这里的“打”字,可不是打架的意思。“打成一片”是一成语。出自宋·释普济《五...
    白山黑水阅读 4,318评论 0 0
  • 从小听我妈讲述生我的故事。 记得那是个冬天,农村里一大家子人住在一个院子里。家里没有自家的井,更谈不上自来水,想要...
    木金木水火土的木阅读 421评论 0 0
  • 人民公社化后,杨青村子里的一切都公有化,日子过在人前的宗维岳,家里养的驴、骡马、牛都被充公到集体名下,自家名下的田...
    亚宁阅读 1,898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