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相比古代,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时代。以前的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今天现在想用来形容我们自己。
都听说过“假努力”这个词,我们确实容易被表象牵着鼻子走,看似只要按照成功学的方式做,总有一天会实现心中的蜕变。3个月,一年,三年,日子变得快很多,自己也活在的鞭策中毫无所获。
今天我听樊登老师一节讲书,很有意思,作者古典是一位职业导师,帮助不同的人找到发展方向,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成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强》。
里面说:思维是我们的大脑的软件,而心智则是我们身体的硬件
为什么我们不开心了?可能是心智下给你了套,把自己给封闭起来了。也可能是思维出现了偏差,有点急功近利。
很多人上班都是为了挣钱,但没有多少人真的是上班就变成百万富翁的。或者简单的说,一套房子,辛苦劳作一辈子可能才会看见,有些甚至毫无缚鸡之力,只能忍受生活苦难。
这本书很好的解释上面的现象,大部分人都是因为欲望太大,而能力又不足,所以导致生活很累。在他们身上看不到自由,工作的很恐惧,遇到了抠搜的老板,内卷的同事,让其把自己压抑住了。
真正的自由等于能力减去欲望,直面恐惧,面带微笑,才有可能工作开心。我们工作主要是为了挣钱没错,但还有另外东西可以获取,我们只要找到摩擦力最小的事情去学着尝试改变,可能就会有所突破。正所谓,有趣才有意义,而有趣就是长期的不确定性,面试的时候接触不到老板,所以没办法知道老板的管理模式,旁边的同事也接触不到。
那我们就要把事情想到最糟糕,然后把预期降到最低,你才可能承受不一样的变化。挣钱就是我们的目的,那目标就是生活变的更好,如果没有,那就换个目标,比如认真提升岗位技能、学会职场的相处之道等,这都是除了钱之外可以获取无限的力量。
那我们喜欢的样子,都是拼凑、总结出来的。在自我成长的路上不排斥去挣钱,但要先活出自己,才有创造更多价值的可能。
快乐与否,取决自己设定的目标大小,钱是我们追求的指标,而幸福才是我们的目标。
所以我们要拆除思维里的墙,长成自己喜欢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