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只是枯燥冰冷和艰深的,即使是所谓的正史。正史是简略客观,但是该有的人与事,时间、经过与结果,是一个都不少的,那些故人故事,是值得感动,值得引起一个普通人悲喜的。可能也是我自己比较主观感性,我也知道大概这样读历史并不见得是好事,但是读到某些地方就还是会被触动。
记得最印象深刻的是“更为书赐公子扶苏、蒙恬,数以罪,其赐死。”和“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当然更不会少了亮传里后主祭丞相的天子诏和丞相留下的“桑八百”遗书,还有那个抱着女儿脚后跟痛哭挽留的赵太后,弹铗而歌的奇葩门客冯谖……这些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史书里感动到我的那些瞬间,足以令我流泪。那些思想行为和事件,甚至于诡异而迷惑的价值观,二十一世纪的我有时候真的会觉得哭笑不得,但是却又实实在在被打动了。
书里的故人故事本身比获得智慧和知识越发让我觉得更具有力量,那些生死爱恨,世事轮回,那些苦难、奋斗和蜕变、重生,那些时代与人民的呼声和希冀。历史本来就该有人文关怀和人道主义,尤其是作为后人阅读的时候,文字是冷峻简略的,可人是鲜活有情的,由于“正史”简洁客观就觉得它不该有生动的一面,是对于历史最大的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