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怒背后渴望的获益就是:爱。愤怒是因为需要被爱。
爱是什么?爱就是体谅、认可、关注、重视、尊重、支持、帮助、保护、看见、接纳……
最初和先生相遇的时候,没有形成安全的依恋关系,那时候,我爸爸是我唯一在乎的异性。爸爸在我心目中最重要。所以那时候的感觉就是,男朋友再努力,也永远不会超过爸爸在我心中的位置。但随着两性关系相处越来越深入,感受到先生的包容、尊重、看见和接纳。我的依恋关系的重心从爸爸那里转到先生身上。先生在我的心目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我好像退行到孩子的状态,需要先生弥补给我父亲般的爱,也真是难为先生了。但因为聚少离多 ,先生都满足了我。得到爱的我,内心在慢慢长大,长大意味着分离和断奶以及超越。
这么多年,我一直学习心理建设,内心一直不停的在成长。而先生作为海员,一直保持在原有的状态。先生一直不变的在用他的行为表达对我的爱和在乎。他休息在家,买菜做饭,打扫、整理。换上新的水池漏斗,换上新的抽油烟机。给孩子买了新床。我需要帮忙,他也及时帮忙。做的菜,我很喜欢吃。他依然没有变,依然重视和在乎这个家。可我们的关系还是出了问题。
我怎么还会有抑制不住的愤怒呢?我这是无事生非还是白眼狼?
现在才发现我也不是故意的,我成长候的心理需求没有被满足。我愤怒的背后原来需要的依然是爱。我依然需要体谅、认可、关注、重视、尊重、支持、帮助、保护、看见、接纳……
回想我和爸爸的依恋关系也出现了问题。我是通过替爸爸承担和付出来得到爸爸的关注和看见的,这无疑会积压着很多委屈和愤怒。在夫妻关系,我复制了这种模式,我对孩子付出过多,好像在对先生说,你看 我做的多棒,你爱我吗?而先生也曾经是个孩子,当我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独当一面时,他受到了忽略。我好像在问先生要爱,然后满血复活的再去滋养孩子。但先生有他的成长局限,他满足不了我的畸形的心理需求,我把他当成父亲了。这种错位的要和给出现了关系断裂。
最近先生的话语之中,我读到的都是挑剔、评判、烦躁、嫌弃。我痛苦极了,我回避了、沉默了,怕表达出来伤害先生,他也是无辜的,尽其力量来爱这个家,总是得不到我的满意和认可。
真的相信了,在夫妻关系里,男人在找妈,女人在找爸。
回到现实中,昨天躺在先生身边,在和先生聊天,聊的都是题外话,都在回避什么,发觉彼此都很小心翼翼,怕伤害彼此,所以聊的都是无关痛痒的话。结婚那么多年,从来没有在先生面前想爸爸。昨天特别想爸爸,想和爸爸聊天,好久没有和爸爸聊天了。感觉这样也蛮好的,终于不需要把先生当成爸爸了,我是有自己的爸爸的。不需要错位了,先生就是先生,不是爸爸,他有他的局限性,他在用他的方式在乎着我。我又何必让他变成我肚子的蛔虫呢?
燕子不是长大了嘛,不是越来越有能力调整好嘛?现在找到了合适的感觉顺位。明白自己的爸妈是爱自己的,爷爷奶奶是爱自己的,外公外婆是爱自己。兄弟姐妹是爱自己的,何况内心的父母也是爱自己的。明白自己愤怒的背后是需要爱,明白自己长大了,有能力为自己负责。明白自己是值得被爱的,值得被无条件爱着的。不需要去过度承担,不需要证明什么,燕子,你的存在就值得被爱的。
这样想着,对先生的愤怒的浓度慢慢稀释了。为何走到一个死胡同里了?还好,回来吧,当你懂得爱自己,全世界都在爱你。
燕子,长大了,终于可以为自己负责啦,祝福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