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佛,所见是佛

苏轼有一天和佛印一起打坐,苏轼问佛印:你看我是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吗?我看你像一坨牛屎!”。苏轼把这件事情很得意告诉自己的妹妹——苏小妹,苏小妹听后直摇头,说道:“哥哥你的境界太低,佛印心中有佛,看万物都是佛。你心中有屎,所以看别人也就都是屎。”苏轼与佛印心中的境界高下立判。

这个世界是有生命的,你对它怎样做,它就会给你呈现什么样的结果。

过去我也常常纠结于人际关系的矛盾和冲突,也常常认为那些左右逢源的同事,是那种“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样的狭隘的认知,让我的人际关系一直处于低质量的状态中。认真反思,根源在于自己自卑的心态,总是过度关注别人反应,迎合别人的态度。这样的心态造就了我观察到的世界其实是狭隘和偏颇的世界。

其实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初始都是白纸一张,无所谓善与恶,每一个善恶的选择,一方面塑造了自己,与此同时又塑造了那个自己存在于其中的世界,于是,那个有生命的世界开始有了自己的灵魂,是善是恶,其实是那个人自我选择的镜像而已。相同的,每个人可能一开始并没有“自信”与“自卑”之分。不断遇到挫折,不断遭受来自环境中的否定的时候,心理脆弱的人,便产生了我不如别人的想法。而且随着这种认知不断强化,就渐渐变成了自卑的人。

其实同样的境地,不同的人面对会做出不同的选择。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博士,他在二战中被投入纳粹集中营,历经九死一生,其父母、兄弟、妻子皆死于集中营。而他凭借坚强的毅力得以生还。弗兰克博士通过亲生经历残酷的迫害的感受,在无情的岁月中发现了生存的动力和人生的意义,发展创新了心理学研究领域,是二十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伟大发明。他有一句名言: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所以一切的重点在于我们做出怎样的选择。选择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所处的环境。

心中有佛:怀着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怀着一颗慈悲的心,一颗感恩的心,一颗善良的心,一颗诚恳的心,一颗大度之心,一颗包容之心;用这样的心看世界,看生活,看人生,大概才会看到世界的美好,天空的蔚蓝,花鸟的可人,人间的真情。心中有快乐,所见皆快乐;心中有幸福,所见皆幸福。而且会让我们看到事物的真实面目,好好品尝生活蕴含的美好。

这个世界本身就不完美,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投身于自己的成长,专注于自己的进步。对于自己的不完美,要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不过多的纠结于别人的看法和观点,把它当成一面镜子,时时的照一下自己。

把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当成“佛”来对待,当看到别人行的时候,赞美欣赏;看到别人不行的时候鼓励支持。相信自己的世界也会发生根本的改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责人容易责己难 原创 2017-03-06 曲海峰 米叔的米故事 文:曲海峰 · 长春工大人文学院 图:Inter...
    庆波926138阅读 10,500评论 2 27
  • 年轻时有两个毛病最容易犯。一是过高估计自己,觉得自己了不起。其实多数就是一般人,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进步。但就...
    Mr丶小李阅读 3,372评论 0 0
  • 有一只小兔,他的树林里去玩耍,在大树边发现了一个好大好大的南瓜。小兔高兴极了,他想,呀这么大的南瓜我们能吃好多天呢...
    段智耀阅读 929评论 0 0
  • 四月的某个清晨,天空还泛着鱼肚白,微风穿过树叶的罅隙,发出沙沙的声响。亦枫急匆匆地走着,正经过教学楼旁的一排树,惊...
    黄润倩阅读 2,656评论 0 2
  • 那一年,我十四岁。上一次挂盐水,好像已经是六岁的事了 发了两天的烧,咳嗽了两个星期。医生说我得了肺炎,要挂一个星期...
    且把秋天当情书阅读 3,552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