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参加了几场专业宣讲会,有很多同学提到这么一个问题,这个专业的专业性强不强,门槛高不高。因为同学们觉得如果在一个专业学习了四年,结果发现其他非科班出身也能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那就说明这个专业排他性不强。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很多公司的hr并不是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
说实话,这种人文社科类(包括商科)的专业排他性都不强,专业壁垒都不高,本科阶段仅仅是打基础,还需要通过工作实践来提升个人的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现在要成为某个行业的专业人才或专家,都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这个资历是熬出来的。在中国,院士级别应该是人才的最高等级了,你看看身边有四十岁的院士吗,几乎没有,即便五十岁能评上院士那也是相当厉害了。
理工类的专业相对来讲,专业性要强一点,但也并不是绝对的,很多代码写得好的也并不一定是学计算机的。不过有些职业可能会建立一定的准入标准,比如,法律职业,以前非法学专业的同学也可以参加司法考试,但现在就不行了。你要从事法律职业(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那就必须拥有法律专业的学习背景,本科不是法律专业,那就必须拿到法律硕士或法学硕士才能报名,哪怕是通过自考获得的法律专业本科文凭也是可以的。建立这种准入标准,就是强调法律专业系统学习的重要性。医生这个职业,准入门槛那就更高了。
我们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可以考虑职业准入标准这个因素,通过国家的这种强制性的规定,形成一定的职业壁垒,比如医生,法律职业,还有财会类的CPA,等等,要么是有专业学习背景,要么是有专业证书,这个门槛还是很高的。
总得来说,同学们毕业后的职业选择还是很多样的,除了极少数行业或职业对你的专业背景有要求,大多数都没有限制,要你有这方面的实力,你就可以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