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又有一远方的同学加了我的微信,半天发给我一句:“老同学,你不让我看你的朋友圈啊?”我赶紧解释:“我不是不给你看朋友圈,我是不给所有人看朋友圈,因为:我根本就不发朋友圈!”她发了一个大大的“?”,我只回了一个字:“懒!”
我知道她不会相信我是这个原因,她了解学生时代的我就是一个喜欢看书写字的人,怎么可能懒于发朋友圈呢?
但是我的微信朋友圈真的一无所有。当然不是因为“懒”,我的新浪微博,我的qq说说,也是经常更新的。独有微信朋友圈,我选择了一言不发。
在这个信息化飞速发展,微信几乎人人普及的时代,连我年逾古稀的婆婆,朋友圈里时常都会有转发的养生文儿,我却什么也不发,当然会有好多人觉得不可思议。
不发朋友圈,真实的原因,说起来也挺简单的,要是真的细分析,貌似也真还是离不开那个“懒”字。朋友圈里多是熟人,尤其单位的人较多。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偶尔对工作中的一点感触一点收获,写出来,发出去,看到的人也许就会对号入座无端揣测,看你的文字是不是有针对性。你的收获,写出来,会有人觉得你在洋洋得意,有所炫耀;你的失落,写出来,也会有人觉得你是无病呻吟……想一想,还是算了吧,每天浪费脑细胞选择自己哪些话可发,哪些话不可发,岂不是太累了?
"快乐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炫耀;难过分享错了人,就成了矫情。"不知道哪里看过的一句话,用在这里,应该算是恰如其分吧?
秀恩爱吗?平平淡淡的生活里,偶尔的浪漫和温馨,也只想收藏在心里,独自慢慢的品尝和回味。宝贝儿子的成长,看在自己眼里,觉得幸福和满足,就足够了。
朋友圈里,亲戚也多。当然有远有近,有亲有疏。你今天晒了个海边照,明天又晒一顿美食,就会有人背地里说:“真能得瑟,好像谁游不起吃不起似的。”而你一旦写了几句略显伤感的话,就一定会有至亲好友发来慰问电,问你怎么了?无端给他们增添牵挂,念及此,也还是算了吧。我宁愿把自己想说的话,选择发在没有熟人的微博和关注量越来越少的qq上。
还有,不发朋友圈,也省却了没有及时给别人点赞的烦恼。因为大家知道你不发朋友圈,对朋友圈的关注当然不会太多,那些求赞的,拉票的,你即使视而不见,他们也无话可说。至于那些朋友圈里做微商的微友们,也不会因你不光顾他们的微店而大为不满。这样,既避免了没事儿刷朋友圈浪费太多时间,也省却了忽略朋友圈内容的尴尬。这样自己才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随心所欲的读一本书,写几个字。
虽然自己不发朋友圈,但是并不反对别人发朋友圈。相反,我也挺欣赏那些高质量的朋友圈,那些在朋友圈里日更文字的朋友,那些在朋友圈里释放正能量的人,那些在朋友圈分享美景美食的人……有选择的欣赏他们的文字和图片,偶尔也是自己闲暇时光的一部分小乐趣。
其实,发不发朋友圈,只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而已。我选择这样的方式,因为我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