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害死猫这句话流传已久,估计很多人都对此表示赞同。以前,我跟许多人一样,觉得好奇真不是件好事,会多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长辈又始终教诲:人要奉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能不碰就不碰等等告诫语。造成的后果是喜欢追求安逸,满足现状,不愿接受新事物……如此一来,人的安全系数是增加了,同时自我封闭了起来,也不能充分体会和享受人应该享受的丰富人生。
有了好奇心,多半就会去一探究竟,探究过程风险无处不在,失败旳几率会比成功的几率大很多倍。一旦在探究过程遭遇风险,最终导致失败的话,有关好奇害死猫方面的言论将会像排山倒海般涌来。没有强大承受力的人完全顶不住压力
很多事没有对错之分,只是角度不同。觉得好奇会害死猫的朋友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人类之所以优于其他动物,跟我们有颗智慧的头脑关系密不可分,其中就包含了探求未知的欲望。先不说大人,小小婴儿对新奇的东西同样会特别感兴趣,而且不自主地想去拥有它。这说明他对未知的东西有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后,就想去弄清楚其中的奥秘。比如说装满开水的热水瓶,他不知道开水烫手时,肯定会去搬弄,这就是好奇心使然。我们用阻止得方式来压制孩子本能的好奇心,非常不利于他的成长。只有利用正确的方法引导,才能起到积极的效果。我们可以在瓶里放点稍微有点烫的水,倒在他手上,有了烫手地经历,他肯定不会再去触碰热水瓶了。
孩子的好奇心,天生具有,随着他们年龄增大,大人如果不断给他们灌输好奇害死猫的观念,他们会有意识去尽力克制,不愿当那只被好奇心而害死的猫。久而久之,自我束缚的绳索绑得越来越紧,最终被困在自己搭建好的牢笼。这样或许一辈子可以追求稳当,但只能在碌碌无为中度过一生。
对于孩子的好奇心,在某种程度上应算是他的财富,运用好了将为他以后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
停留在好奇心表面不去深入,那只能算是看热闹,好奇心如果没有转化为行动力,是徒劳且毫无意义的。假如爱迪生仅仅对电灯灯丝的研究有好奇心,没有长时间去研究怎样才能使灯丝即亮有长命,又怎么可能研究出方便又适用的电灯呢!
好奇或许真会害死猫,但如果以这个作为借口,放弃对未知领域尝试的努力,估计人类至今还处在穿树皮,吃野果,生吃野兽得阶段。正是有了好奇心,先辈们不怕失败,勇于探索和行动,才有了越来越进步的文明和科技。
好奇害死猫这样的言论,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是片面的,不应作为我们尝试的一个借口。朋友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