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子瞻阅微
记得听人说过,华为面试官问面试的人知道华为是做什么的吗?应聘人想都没想的回答,知道呀,华为是卖手机的。这一是因为华为的业务只有消费者业务是TO C的,也说明华为的手机做的还可以。
华为其实在03年就已经开始了手机之旅,大概由于华为是做TO B业务起家,开始做手机时是做运营商的定制机器。04年小灵通火遍全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小灵通的信号塔,华为也推出过彩屏小灵通
后续几年推出的手机也是功能机,市场反应也很平常。
在2012年,华为推出了AscendP1,这款手机是华为P系列的开端。P系列从最开始的定位便是轻薄,时尚。就在华为还在慢慢走的时候,小米手机早已横空杀出,成为市场上的耀眼明星。
在2013年,荣耀从华为独立出来成为一个单独的品牌,并且尝试互联网模式。双品牌战略既不是华为的首创,华为也不是这条道路上的最后一个。在荣耀独立之前,中兴便已经独立nubia通过互联网模式运营。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为什么要将荣耀独立成一个品牌做互联网手机,而不是直接使用华为品牌做?
这里面涉及两个问题,为什么要做互联网手机,为什么不直接用华为品牌做而是独立荣耀品牌?
首先,最早提出互联网手机的是小米。那时google退出国内,许多谷歌的服务在国内无法使用,在安卓基础进行优化完善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小米通过建立自己的用户社区维系自己的粉丝为核心,在此基础做MIUI操作系统,发布系统后应用到自己的手机上。自然手机的销售通过小米网电商,与传统手机厂商完全不同。现在的小米号称三轮驱动:硬件、互联网加新零售。
互联网手机也即企业应用互联网进行营销与销售,并且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小米通过这种模式获得不错的成绩,传统的手机企业也将这些都看在眼里,对此时在终端领域不算成功,还有些焦虑的华为来说,互联网手机是一种不错的思路。
最快的模仿成功案例能让你迅速的获取资源,在模仿的基础上谈创新,在有足够的实力之后谈创新,也是一条有效的道路。互联网史上这样的例子:QQ最初叫OICQ,模仿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ICQ,将其英文化界面进行修改,并且根据国内用户习惯进行适配,现在的腾讯已经不再需要用纯模仿的方式了,在游戏上面可以看出腾讯游戏由以前单纯的模仿衍生出来的三大绝技:代理、购买加模仿,模仿是谈不拢才会使用的招数,确实有大公司的风 度。
16年supercell公司开发的皇室战争火爆全球的时候,腾讯第一时间寻求合作,没有使用代理方式而是直接收购其84.3%的股份;在MOBA手游王者荣耀几乎全民游戏的时候,窜出来的绝地求生由于其趣味的玩法快速占领游戏市场,腾讯再次施展大法,获取国内代理权。所谓名不正言不顺,获取代理权,打击竞争者,占领国内市场。即使是游戏领域的老大也不会有松懈,市场从来都是残酷的,一招不慎,便会失去先机慢慢走向衰落。
其次品牌对企业而言是极其重要的,可口可乐掌门人曾说,即使可口可乐在全球的加工厂都被毁掉了,它仍然能够在一夜之间东山再起。一个好的品牌带给消费者的不仅仅是使用价值,还有心理上的价值包括认同感、满足感、品质生活的幸福感。对企业来说它是一种无形的资产,能够带来品牌溢价。为什么企业要耗费心血打造高端品牌,高端品牌溢价能力高,利润高。同样功能的产品价格是普通商品的好几倍,想一想同一个工厂生产的衣服,贴上知名品牌的商标,人们会认为质量好值高价,这就是品牌带来的联想;不贴商标即使质量再好,也很难卖出一个高价,这些都是品牌价值的体现。
华为并没有互联网基因,将荣耀品牌独立出来更加方便运作。并且友商中兴也是使用独立品牌nubia进行的尝试。在品牌对一个企业如此重要的情况下,独立荣耀做互联网手机,成功了它属于华为,失败了它对华为品牌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互联网手机营销与销售都在线上,去除了渠道费用,直面消费者,性价比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再说的清楚些,这些主打性价比的手机在众多厂商进入之后会陷入价格战中,难以摆脱中低端手机的形象。中低端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利润低。那个年代,国内手机在中高端市场没有一席之地,这可是行业利润高地,华为不可能不想进入中高端市场。独立荣耀品牌包含模仿、包含可能失败损坏品牌形象的担忧;从现在看来,独立荣耀品牌,有利于华为品牌专注于高端机领域,能体现出华为品牌的清晰定位。
到今天华为的双品牌战略已经很成功了,如今的荣耀不再只是以前那个低端市场的开拓者,荣耀V10全面屏、双摄、搭载麒麟970售价也到了2500-3000区间,在中端机市场拥有发言权的荣耀,探索高端机市场只是早晚的问题。华为两条主线Mate系列和P系列,也是国内品牌高端机型的首选。但当前的手机价格与三星和苹果还稍有差距,相信不久华为手机还会再次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