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生平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长沙湘乡县,是晚清时期“四大名臣”之一,位居“圣贤”之列,也是有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为大家熟知的作品有《治学论道之经》《持家教子之术》《冰鉴》《曾国藩家书》。曾国藩小时候天资平平,他是如何从被人嘲笑的“笨小孩”,一步步蜕变成晚清名将,又是如何达到“圣贤”的精神境界的呢?今天笔者带你一起从曾国藩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感受其心路历程的变化。
1.连考7年才中秀才的“笨小孩”,如何成为晚清的二品大员?
年轻时的曾国藩其实是比较“愚笨”的,有两个例子可以证明。第一个,是“比贼笨”的轶事,第二个是考了7年才中秀才。“比贼笨”的故事,讲的是:一天晚上,曾国藩在家里背一篇文章,读了很多遍,还是背不下来。这时,急坏了躲在暗处等曾国藩睡着了,偷东西的小偷。小偷忍无可忍,跳到曾国藩的面前,一顿嘲讽“就你这么笨,还读什么书,看我给你背一遍”,说完,小偷“嘎嘎嘎”从头到尾背了一遍,然后扬长而去。
第二个,是曾国藩连考了6年秀才,都没有中。在第7年能考中是因为在第六次放榜时,发生了一件曾国藩认为是“奇耻大辱”的事。是什么事呢?原来,清朝在放榜时,会将一些写的好的文章和写的不好的文章张贴出来,供大家学习观摩,而曾国藩的文章恰好被选做反面教材张贴在大庭观众之下,理由是文章“文理不通”。这件事对曾国藩触动非常大,在受了刺激之后,曾国藩潜心研究文章思路,对比别人的好文章,不断改进。在第7年发挥非常好,一举通过了秀才考试。
从这两个例子中,我们除了看到曾国藩在读书上的“笨”之外,还应看到,他身上的优点,就是非常有韧性,失败那么多次,被那么多人嘲笑,但是他依然不放弃。从曾国藩的日记中,我们也可以了解到,他读书是非常用功的,比如每天背诵一篇文章,背不下来不睡觉。之所以在前期屡考不中,是因为学习方法不对,当他找到正确的方法时,在考试上便如鱼得水,用1年考上举人,4年考上进士,正式进入仕途。在做官后又凭借一篇篇好文章通过翰林大考,实现“十年七迁”,从一个小芝麻官,升到朝廷二品大员。
原来的小偷依然是“梁上君子”,原来嘲笑他的的秀才,大部分依然是秀才,而曾国藩已不是当年的曾国藩。
总结来说,曾国藩之所以能从一个“笨小孩”,成为晚清的二品大员,有赖于两大因素,一是骨子里的韧性,有恒心、有毅力、能坚持;二是非常努力,后期的快速进步与前期基础打得牢密切相关。
曾国藩的这段“厚积薄发”的经历,像极了竹子的成长。竹子前4年仅长3cm,从第五年每天长30cm,仅6周长便长到15米高。前面的几年积累,正是为后来的“一鸣惊人”打基础。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胡适曾说:“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曾国藩的人生哲学就是“尚拙”,他认为“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成功没有捷径,唯有踏踏实实,练好基本功,方能走的长远。
2.一介文官,缘何去带兵打仗,并创建湘军?
曾国藩27岁正式走入官场后的10年间,其实并未有显著功绩。一心以天下为己任的曾国藩,在升为礼部侍郎之后,本以为可以有所作为,但实际并非如此。曾国藩多次给咸丰皇帝提交奏折,针砭时弊,提改革建议,但并未得到重视。曾国藩一心为国效力,却使不出力。曾国藩曾给好友写信说:别看自己官做的很大,但是起不了作用,每天似驴非驴的混日子,连自己都讨厌自己的样子。
后来,曾国藩的母亲去世,他在老家守孝的第一年,接到咸丰紧急诏书,说太平军肆虐,为害乡里,希望曾国藩帮助地方兴兵团练,维护当地治安。曾国藩认为有所作为的时机到了,接到诏书,他很快开始行动,招兵团练,设立审案局,越过地方官,直接审理匪徒,并剿杀数百人。此举,很快平定了的匪乱,治安大大改善。但由于他越俎代庖,侵害了地方官的利益,遭到地方官诟病;他的大肆杀戮,被百姓冠以“曾剃头”、“曾屠夫”。之后,因与国家正规军-绿营军发生冲突,险些丧命,被迫“打脱牙混血吞”,忍辱转战衡阳,发誓要训练一支真正的强军,一雪前耻。
之后,曾国藩苦练军队,确实打造出一支骁勇善战的——湘军。但在这个过程中,曾国藩曾在三次兵败时,选择自杀,好在及时被救,自杀未遂。一个如此有韧性、能坚持、不放弃的人,竟三次选择自杀,难以想象他遭受了多么深的心理创伤。
3.都说40不惑,曾国藩在不惑之年,实现处世哲学的顿悟,人生再次发生转折
曾国藩40岁时,父亲离世,曾国藩回家守丧,那一年是他人生最苦闷的一年,也是收获最大的一年。
最苦闷,是因为他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却不能见容于湘赣官场?为什么对皇上忠心耿耿,却招来元老重臣的嫉恨,甚至连皇上本人也不能完全放心?为什么处处遵循国法,事事秉公办理,实际上却常常行不通?更让曾国藩没有想到的是,他曾经亲手创建的湘军,在胡林翼、李续宾等人的带领下,捷报频传,本该自己摘的硕果,现在被别人摘走了,内心充满着委屈,心情郁结不解,日积月累,竟生了重病。
收获最大,是因为在此期间他开始重读老子的《道德经》,这本在他小时候就能倒背如流的书,如今再读,感受却完全不同。结合近些年在官场的种种经历,他慢慢咀嚼、品味这部道家经典,终于大彻大悟。“上善若水 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世间至柔之物,但它却无间不入,无坚不摧。曾国藩认识到,天下万事万物无不是以至柔克至刚,遂写下“大柔非柔,至刚无刚”的感悟。
引申到做人上,就是一种宽容,善良、圆通的人生境界,既不咄咄逼人,也不盛气凌人,既不随波逐流,也不强加于人,既有原则,又具灵活性。
顿悟之后,心中的郁结也消散了一些。等再次应诏复出时,他完全变了一个人,不再任意顶撞皇帝,遇事学会了软处理。回到长沙,拜会了官场大小官员,连小知县都没有遗漏。长沙官场的人也纷纷感叹,现在的湘军统帅谦恭有礼,与过往大不相同,并表示愿意全力支持他打仗。曾国藩一改往日锋芒毕露的个性,变得谦逊豁达,和光同尘,官场之路由原来的处处碰壁,变得顺风顺水。
除了文中提到的这些关键折转之外,曾国藩在个人修养的提升方面,还有一个重要的动作,就是记日记。他以“圣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同时,将自己一天的言行记录下来,进行反思。不仅如此,还发给身边的朋友看,让他们给自己提建议,用这种公开言行的方式监督和约束自己。
回望曾国藩的一生,前半生是肆意的,是真自我,是举世皆醉我独醒,眼里看到的自己多一些。后半生,看到的是众生,他选择和光同尘,亦清亦浊。不求清之名,只求清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