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暑气正盛,荧屏上的《我的前半生》如同这盛夏的空气,热到爆表。一向喜欢马伊琍,觉得她表演真实,可塑性强,现实生活中的一句“且行且珍惜”,更显现出她为人的智慧与气度。所以,一看到角色介绍,便笃定追剧了。
一进剧情,便真的心心念念了。马伊琍饰演的罗子君,由养尊处优的阔太太变成一个无所适从的弃妇,这样悬殊的人设赚足了观众的同情,加上马伊琍逼真的表演,让很多女性感慨万千,且很有代入感。抛却剧中各个人物的演技爆棚,只说说罗子君与唐晶的闺蜜情谊。
在罗子君被丈夫抛弃哭天抢地、几近崩溃时,是唐晶义无反顾地挺身而出,理智而客观地给她分析现状,唐晶的行动胜于语言。她没有单纯好言宽慰,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不必留恋无可挽回的婚姻,设身处地地为子君想好后路,说服看不起子君的男友贺涵一同帮助子君,使她在离婚官司中争取到了最大化的利益,并且争取到了平儿的抚养权。
特别难忘离婚官司尘埃落定的那一刻,唐晶与罗子君紧紧相拥,两人都泪流满面。罗子君的泪水里,是曾经的屈辱与胜利快感交杂着的情感释放,唐晶的泪水很纯粹,是对闺蜜斩断过往重新生活的一种喜悦。为了罗子君早日走出生活的阴霾,唐晶竭尽所能地提供着帮助,甚至牺牲与贺涵的约会时间整晚陪她。在罗子君上班快迟到时候,只需一个电话,唐晶即便绕道也会毫不犹豫地前去接她,更不用说在罗子君与陈俊生离婚初期,唐晶为打抱不平不止一次地去找陈俊生理论;为引领罗子君步入全新的生活,唐晶拉着罗子君去参加社交活动,鼓励她重新穿上华服,美丽绽放。到社交场所后,罗子君坦言不想进去,唐晶决然退出并选择了相伴。我不止一次地为唐晶对罗子君的无私帮助深深感动。人生有此闺蜜,夫复何求?
看到罗子君在唐晶与贺涵的帮助下成功入职,在工作中逐渐练达起来。我猜接下来的剧设应是罗子君胜利逆袭、扬眉吐气,唐晶、贺涵这一对相恋十年的恋人水到渠成结为伉俪,而凌玲与陈俊生这对半路夫妻肯定会磕磕绊绊,几番冷战,最后结局是两人背影相向、回头相望,作为一众吃瓜群众,大有幸灾乐祸的快意。
可编剧偏要吊起观众的胃口。罗子君去杭州出差遇上大雨,没有买到车票搭车又抛锚,站在雨里等贺涵来接她。当贺涵打着伞出现在罗子君面前时,罗子君绝处逢生般嚎啕大哭,贺涵忍不住拥抱了她。那会儿,我还心存侥幸:罗子君对待闺蜜是有道德底线的,这么多优秀演员参戏,应该不会重蹈“防火、防盗、防闺蜜”的俗套吧?可是随着剧情的深入,贺涵明明已经跟唐晶求婚,可是却已“身在曹营心在汉”,狗血的“闺蜜夺爱”再番呈现。最新的37剧集里,贺涵索性与唐晶摊牌,承认了对罗子君的爱慕之情。这对唐晶来说,不啻是当头一击。看着她深邃的一双窅目里清澈的泪水以及颤抖的嘴唇,真是让人心疼,为她对罗子君所做的一切都觉得不值。
罗子君一副无辜的模样,她的表白是贺涵一厢情愿。可是倘若她与贺涵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不以贺涵为依赖,时时处处要他帮忙,且没有欠人情的负疚感,贺涵也不会一步步滑入情感的沼泽。作为男人,似乎向来对怜香惜玉情有独钟。当女方是个弱者时,他们慨然相助的触角就会伸长。当年的凌玲就是用她小鹿般的眼神赢得了再婚的战争。即便罗子君最终坚守着情感底线,但是她与贺涵的暧昧直接导致了唐晶与贺涵的分手。罗子君是有责任的。当初,陈俊生离开她,是因为她活得太自我,整天只知道梳妆打扮,不知柴米油盐;贺涵爱上她,是因为贺涵的太自我,没有站在唐晶的角度掂量一下这十年的情感,正如阅人无数的老卓所说:对自己诚实得失去理性就是动物。由此得出结论:做人,不能太自私。
昨晚,该剧尘埃落定,贺涵跟罗子君终究没到一起,而是远走他乡,唐晶与罗子君也没有重归于好。散了毕竟是散了的,曾经心息相通的闺密情谊,不是一句原谅而彼此心无芥蒂的。
我没有看过亦舒的原著,但看过评论,贺涵的人设应是编剧所为。我不知道如此俗套的“闺蜜夺爱”,会将观众的道德观念引向何方?难道伤害倾心相助的闺蜜才是生活的现状吗?而这些生活现状的流毒,是不是受到了自私狭隘的爱情观与剧中变质的价值取向的影响?相伴走来的闺密都能背叛,世间还有什么友情可信?我觉得有此想法都是一种罪过。若是一部电视剧没有因果报应,反而是鸠占鹊巢、坐享其成者诸事圆满,那么,这样的作品也就失去了良心,会把追剧的观众带进偏离道德准绳的沟里。
人生有很多事不能辜负,譬如诗和远方。除此以外,世间有很多情谊切不可背叛与辜负,例如闺蜜情谊。“朋友妻,不可欺”,是一句老话,男人适用,女人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