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非生而知之也。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
转眼之间,走过人生三十多载,感觉那过去的人和事仍然在眼前飘着,常常在脑中浮现。毕业十年弹指一挥间,一直从事着一份职业,没有总结过过去,没有思考过未来。
老李(苏州大学教授)在精神分析讲座上讲过一句话大概意思是:“不要老是喊着成长、成长,搞得自己像老姜一块,真正的成长都是在某一个事件过后就会自然而然的会发生”。我觉得有道理,但是又感叹常见的状况“人总是很容易回到自己的舒适区”、“人要做自己能力圈里擅长的事”…等许多指导人的言论,有指导意义有时候又互相又矛盾。
人的思想、情绪等是挺复杂的事物,有人说人是一种三十七点五度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化合物…人的思想、情绪是加载在这个物质上的,那么某一个想法究竟是如何从一个简单的脑神经元之间的生物电流很神奇的变成一个甚至有可能伟大到能改变世界的一个壮举,真是非常奇妙。
当我们每个人破开一个个过去的思想对我们行为进行束缚的牢笼的时候,我们也许只是来到了一个更大的牢笼,正如有人说“我们的知识是一个圈,当我们学的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圈扩大了,但是我们发现我们未知的东西更多了”一样。
发现未知更多,也许我们会更容易激发我们继续学习的动力,而当我们进入一个更大的牢笼的时候,感觉我们会更不容易跳出它。我们很容易从一个房间到室外,很容易从一个地方跳出到另一个地方,但更难一些是从一个国家跳出去到更大的范围,更难是从地球到地球外,暂时还没有人从太阳系到太阳系外…依次类推,反反复复无穷尽也。
作为一个在城市里要慢慢立足扎根的人,必须破开以前的自我认知和行为习惯,因为这些行为符合原来的环境,而无法适应更大的舞台,想要在更大的舞台表演,就得打开自己,让自己容纳更多,去展示不一样的自己。
不要让过去的自己束缚住自己,不要让自己的认知停滞不前。努力,前行才是正确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