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读者在论坛里给我留言:老师的文字,细细读来,触动了我的心。的确,平时总是觉得工作忙不完,忙完工作回到家开门的一刹那,看到小屁孩儿迎上来,叫爸爸妈妈,帮你拿包拿拖鞋,觉得一天的辛苦什么都值了。可是当陪他超过半小时,又不会想着摸出手机……每天都不停的这样矛盾矛盾着
我也在留言底下回复了TA:我看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说:你玩手机的时间,都是在错过孩子的成长。我以前也是会玩手机,现在已经不玩了,回家了完成日更,就专心陪孩子。手机这个东西会陪伴我们很久很久,可是孩子不会一直都需要我们陪伴的。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会发现小屁孩需要独立的空间,这个空间里甚至没有父母的位置。我不想到那一天来临的时候,才后悔没有在孩子最需要父母的孩子全选择了手机这个东西!努力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你可以的!
不记得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媒介上看到这句话的了,但是这句话戳中了我的内心,对我影响很深刻。从那以后,我放下了手机,全心全意地陪伴孩子。
感觉,我们有时候很奇怪!心里边知道自己因为工作失去了很多陪伴家人的时间,可是一旦和家人在一起了,又心不在焉,总是想着刷刷朋友圈,看看视频,逛逛网站。
任孩子在一旁恳求自己陪他玩一下,都舍不得放下手机,变着花样找各种借口让孩子自己玩。孩子最终无奈地走开,独自一人玩耍,而我们斜躺在沙发上专心致志地关注着别人,关注着十万八千里以外的事。唯独,让最需要我们陪伴的孩子,与玩具一起自言自语,与拿着手机的父母仿佛隔着十万八千里。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也矛盾过,可是真的抵不住手机的诱惑。直到这句话如晴天霹雳,让我觉悟,让我痛改前非,让我重新为人父母。
我把手机丢得远远的:压在书底下、塞在沙发缝里、被子里、格子里,抽屉里,总之让它“消失”。人在一楼,手机在二楼;人在二楼,手机在一楼;人在客厅,手机在卧室;人在卧室,手机在客厅,总之敬而远之。
所以,正在矛盾的父母们,既然知道自己的行为不利于孩子的成长,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那就想办法让自己“远离”手机。
我做到了,有心的你也一定能做到!
不碰手机的周末,换来了更多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我们一起讲故事、一起聊天、一起做游戏、一起散步……可以做的事情多了去了。而手机,它本身只是个通讯工具,千万别让它成了隔离亲子关系的剑刃,伤了需要陪伴的孩子,也伤了父母与子女间的感情。
放下手机,陪陪孩子,可以做到的!
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总有一天要离开我们,若是那时我们只能看着孩子的背影远走越远却想不起关于他更多的童年趣事,想不起他成长的点点滴滴,手机也会嘲笑我们的。
因为,手机会说:“当年,你太把我当回事,却不把你亲生孩子当回事。傻瓜才会对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不离不弃”,却对活生生的生命“视而不见”。你现在想放下我,去亲近你的孩子,晚了……”
希望这个只发生在故事里,不要发生在我们的生活里!
与孩子在一起的时间,不拿手机。拿手机的时间,都是错过孩子的成长!
与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