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下午,天气晴朗,阳光正好。闲来无事的我,去逛了春熙路。因为我想来喜欢在热闹的都市观察着人来人望,世间百态。看着街上拥挤的人潮,他们什么阶级的都有吧,但他们无一不穿着时尚,而且大多人手上都那些大街上随处可见的小吃零食和刚买的衣服。看着这里如同春运般的人潮,我心里想着真是名副其实的休闲之都,仿佛这里的人不是为了放松而休闲,而是为了吃穿而休闲。
赵雷的一首《成都》唱尽了成都的悠闲与宁静,仿佛这座城市就是与外面的纷繁无关。可是你知道吗?成都繁华的背后也有些的无奈。在春熙路逛的时候我总会看到一些乞丐,他们的年纪不一,乞讨时受难的情况不一样,但无一不衣衫褴褛,面容愁苦。当我看到看到一些耄耋老人面前放着喇叭,伸出双手合十连连道谢的时候,心里在想着难道碗里区区的十几块钱就真的值得年纪这么大的老人出卖脸面和自尊向别人下跪叩谢吗?
下午的时候因为饿,我就在街边随便买了一点吃的。看到街上有长椅就坐下来吃了,没过多久就看到一个拄拐的老人朝我走了过来,向我伸了伸拿着碗的手。我嘴里吃着东西,心里有些迟疑,最终没有答应,他干脆的转身离开,仿佛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我不给,不是因为我不想,是我实在没有零钱,我迟疑了,也是因为我看到他满是丑陋伤疤的手和脸。在他离开后我心中竟有一丝小小的愧疚感,后来我一直看着他,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有钱的主,只见他掏出钱包,拿出了些零钱便打发了他。真可怜,不知道他在家里过得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呢。
后来我又陆陆续续遇到一些乞丐,他们大多是身体有一些线条缺陷的可怜人,可是有一个人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个大叔,他和其他乞讨者一般。面前放着一个盆,手脚残缺不全。可是和他人不一样的是,陪伴着他的还有一支毛笔。他的毛笔用大脚趾夹着,能写出漂亮好看的字体,看过他的字体,清逸俊雅,可以看出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路过的很多人都会驻足观看。接着望他盆子里给钱,而他只是专注于他的书法。而当我经过他的时候,我羞愧的走开了,只因没钱给他。他像一个乞讨者,而某种程度上我更愿意称呼他为卖艺人。
再不久后,我又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婆婆。她在大庭广众之下不顾他人目光把矿泉水瓶和易拉罐捡了起来,在抬头看了看那位讨了几分钱就双手合十拜谢的老人,我真想为老婆婆鼓掌。
我在逛街的时候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熟脸,看到他们的时候我会想,莫不是这里的人觉得这里的人同情心太廉价了?才会日复一日的在这里乞讨。还是其实我们的同情心早就被这一群所谓的弱者磨光而变得麻木,所谓的同情只是为了打发。所以我们在面对一些真正弱者的时候选择了麻木和视而不见。善良的人们,请你们收起你们的同情心。给真正需要的人,因为那并不是没有限度的廉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