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之中,我总是在为别人鼓掌。
为别人的成功、幸福、快乐,为别人说话的流畅深情,为别人的家庭幸福,为别人的勇敢坚强,坚韧不拔;为别人的风度翩翩,器宇轩昂,侃侃而谈,刻苦读书……
岁月如梭,年华渐逝。回首来时的路,我觉得我也应该为自己鼓掌。
漫步在熙熙攘攘的街巷阡陌,无意间沾染了擦肩的行人的热闹。看见匆匆的脚步,在我身边倏然而逝。那不也是我的模样吗?
起五更爬半夜,披星戴月奔向理想,不正是年数少的我吗?
那时候,为了读书,为了考上理想的大学,清晨的星光还没有隐去,一弯斜月还在天边如小船一般划过天河。我在晨曦中悄悄推开教室的门,“吱呀”一声,好像木头门也被我从睡梦中惊醒。我回到座位上,摊开书本,钻进题山开采宝藏,跳入题海寻觅珍珠……直到晨起的号角响遍校园,直到早操的旋律响彻耳边。我深深吸一口气,神伸懒腰,振作起来,跑进队伍,开始新的一天。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三更灯火五更鸡,终于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和同龄人的较量中,踏出一条平坦的路来。
想到这,我是不是也该为自己鼓掌?
漫步在一所初中校园的边上。
看见操场上的体育课正在进行,那些初中生稚气的脸庞就像那时的我一样。在初中的时候,父母每天都忙于自己的事情,种地呀,除草啊,施肥啊,浇水啊……那三亩菜园是父母维持生计的希望所在,他们每天在那里为生活土里刨食,汗珠摔成八瓣儿,没有时间来看管我的学习,何况他们也没有什么文化,也辅导不了我的学习。在一个小小的山村里,每一家都是差不多。
那时候,我放学回家,还需要帮助父母做一些家务,然后才能学习。这样的情况下,我不断努力,考上高中,是不是也应该算得上一个上进的孩子?是不是也应该为我自己鼓掌?
我慢慢走在街头,回忆起无边的往事。
突然,一阵蝉鸣闯进耳朵。行道树在街边高高耸立,茂密的枝丫插入蓝天。那刺耳的蝉鸣就是从那里传出来的。
我不禁想起来,唐朝的诗人虞世南写过一首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那阳光下的蝉为了实现在人间的鸣唱,据说要在黑暗的地下生活十几年。在经历了无边的黑暗之后,他才能够爬出地面,爬上大树,高声鸣唱。但是,他的生命也就不久了,用不了几天,他就要死去了。蝉在涌动的热浪中完成着物种赋予他的使命,一只又一只的蝉在它们在应该高歌的季节里,享受着难捱的付出所得的自由,向着远方,带着梦想。流光会逝去,但它不会辜负努力。这其实就是我自己,我就像一只蝉。
读书时,曾经有一次,星光已然跃上帘幕,月色柔情似水,伴着几声蝉鸣,我默默地收拾好满是红叉的试卷,耳边回响着老师的批评,我的心是落到深山巨谷的最幽暗之处。是阵阵的蝉鸣告诉自己:“对,我还有时间,我还能为梦想而奋力一搏!”
灯光之下,是流动的笔尖与试卷亲密交谈,唰唰唰,是落尘的错题本重返战场,也是闹钟响过的规律的作息,我从那声蝉鸣开始,在我的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
后来,走上工作岗位……
此刻,我走在人群中,享受阳光清风,看白云时卷时舒,惬意又自豪。我觉得我应该为自己鼓掌。
独自行走在奋斗的路上,谁的青春不美丽?
我嘴角上扬,脚步轻松,心中掌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