侥幸心理

并不是每个人都遵守规则。

早上站在马路旁蹲了半小时,看着来来往往上学的人群,心中挺感慨。

来来往往的车辆中,成人和学生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过马路的不在少数。

其中有的大人明明看着红灯了,旁边的小车和电动车都开动了,她还是闯红灯,看着真是惊险一刻。结果走到马路中间,她怯怕地停下来,小车和电动车也“紧张”地停下来了,骑电动车的女子再启动时,脱口不满的对着那人叫嚷“站在马路中间干啥呀?”估计也是吓到了她。

人与车互相挤抢时间资源的那一刻,似乎一切取决于谁更怕似的。可人生就紧张到需要拿生命来赌的境地么?绝不是,不过是人的惯性行为已经停不下来,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而等到“万一”的时刻就已经晚了。

一个妈妈明明站在马路边上,却仍然让孩子闯了红灯先走到马路中间线,快速去上学,旁边是长条的一排车龙。

这些行为在过去,我似乎也并未放在心上。所谓旁观者清,当我以安全员站旁观了半小时候,当人把生活标准降到生命安全高度时,你就会发现“急着上学”,“怕迟到”啥之类的那都不是事。即使再侥幸,庞大的车流与人群之间,大多人总会有侥幸的因素,但不侥幸的也会有那么一些。

最近看《贞观之治》里,原来唐朝时才制定的靠右行走的交通规则。那时候还没有交通规则,人流,车流经常碰撞到一起,引发冲突。看来规则之所以需要,一定是过去存在着某种问题,制定者要比我们普通人聪明得多,必定是用来解决一些矛盾和危险因素的。

所以遵守规则并不是一种死板,或者多余,而是一种必须的生活态度。

那为什么总会有人不遵守规则呢?因为“侥幸”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久了就会无视规则,习惯于挑战规则。

侥幸心理,无视事物本身的性质,违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违反那些为了维护事物发展而制定的规则,想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就能使事物按着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自己希望的结果。

妄图通过偶然的原因,去取得成功或避免灾害,成了许许多多失败、丑陋、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

侥幸心理,是一种信念的迷失,缺少坚持,是对事件把握控制力上的懒散,若形成习惯,则成为很严重的问题。

侥幸心理,是需要警醒的一种不良生活态度。

如何在规则与自身之间,把握一种适合的度,需要审时度势。而当身边不遵守规则的人越来越多时,你会不会也会随波逐流呢,面对不遵守规则的人,如何处之呢?也是我们需要做的选择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