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孔子对子贡讲:“你和颜回谁更贤一点?”子贡回答到:“我怎么能和颜回对比呢?颜回听闻了一件事情,便能知晓十件事情,我却只能做到听闻了一件事情而知晓两件事情。”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也和你一样不如他呢。”
子贡和颜回同为孔门十贤,孔子死后有人称子贡贤于孔子,子贡却是自谦不如。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子贡的谦虚一贯如常,在老师问他与颜回谁更贤一点的时候,他也保持这种风度。
而颜回作为孔门“最贤”的弟子,不仅子贡自觉不如,作为老师的孔子也觉得自己不如弟子。那颜回到底有什么样的“贤能”呢?
子贡称颜回“闻一而知十”而自己却只能“闻一而知二。”这种听闻了一件事情而推演扩充到其他事情的能力,在我们现代人称为“理解能力”,他不仅仅与一个人的知识渊博程度有关,知识的渊博决定了对所认知事物的深度,而且还与人的思维能力有关,能从一件具体的事情中抽象出一种共同的概念,并厘清抽象与具体之间的关系,然而能再由抽象返回到具体,如此便能“闻一而知十”了。知识的渊博需要长时间不断的积累,而思维能力更是要持之以恒的训练,两件事情都是要靠意志完成,非贤者不能。
我们总能羡慕为什么有些人怎么什么都懂,但是这个人背后的那种对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训练的付出却是被忽略了。
圣贤也不是一日练成的。
我们普通人大多满足于闻一而知一,甚至做不到子贡的闻一而知二,原因大概在于,我们习惯于被动接受,而不愿主动的思考,如此我们的世界总是单层次的,而远远不及圣贤们的丰富。
不如从子贡“闻一而知二“开始,在每件事情面前多从不同角度思考,由此而过的人生才不会是单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