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2岁孩子睡眠的5大特点
重新科普一下睡眠倒退期的概念,睡眠倒退期是指,小宝宝或者稍大一点的学步儿童,本来睡眠非常好,突然在晚上或者白天频繁的醒来或者到了睡觉时间根本不愿意去睡觉,这段时间我们称之为睡眠倒退期。
孩子成长过程中,一般有4次明显的睡眠倒退期,分别是4月龄,8-10月龄,18月龄,最后就是2岁左右。本篇文章主要会详细介绍2岁孩子睡眠面临的问题,以及睡眠倒退是由什么引起。
2岁宝宝清醒的时间越来越长
随着小宝贝一天天的长大,你会发现他的睡眠比起婴儿时期越来越少,到2岁的时候,基本上总睡眠量只有12小时,想想Ta刚刚出生的时候,要睡16个多小时。到这个年龄,孩子会非常抵制睡觉,更愿意睡得晚,起的早,并且不愿意上床睡觉。
2岁宝宝分离焦虑症有可能又悄悄浮出水面
分离焦虑症在18个月达到高峰,也有可能断断续续地一直延续到5-6岁(甚至可能更长时间)。2岁时,分离焦虑症可能基于真正意义的担心害怕。他们害怕自己被独自丢下,或者丢给一个并不熟悉的人,或者也担心他们会错过什么好玩有趣的东西。他们清楚的知道,你不会永远消失不见,只是在不远的地方发现了非常有趣的事情,而他却没看到。他可完全不想错过那些精彩。特别是,当他在睡午觉时,发现你突然不见了,那么别想让他能继续睡个安稳觉。
2岁的孩子完全有可能不睡午觉
宝宝2岁左右时,会突然间开始不睡下午觉。当你把孩子“按”到床上,他们高兴时,会在床上小嘴说个不停,哼着歌,或者咯咯乱笑; 不高兴时,有可能整整一小时都在尖叫抗议。其实正如焦虑分离症————不愿意错过任何可能参与的事件一样,这个时候正是他们自我意识和独立性增强时期,他们就是在向你宣告:我要让你知道我现在不愿意睡觉。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建议你把这种抵制午睡的行为看成一种睡眠倒退期,而不是永久的一种现象。因为大多数孩子一般都是在3,4岁时,才完全放弃小觉。父母们还是应该继续保持以往的作息规律,不要轻易就让孩子放弃小觉。
2岁的宝宝正在经历某种过渡期而干扰睡眠:
1)换了儿童床
尽管多数孩子都是在3岁时,才换床,但是也有2岁就早早换床的。换了睡眠环境,由于不熟悉,宝宝白天晚上的睡眠就变得较为费劲。与此同时,2岁的小家伙已经会利用新床的便利,不顾你的警告自由出进,更是无法安心呆在床上睡觉。
2)入厕训练
同样的,有些孩子在3岁开始训练入厕,有些孩子2岁就开始了。孩子训练入厕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半夜醒来想要上厕所,甚至即使有的孩子仍然还在继续用尿不湿,但他们已经越来越意识到身体具有这一特殊功能。2岁的孩子,大清早早早的被憋醒是普通的一件事,而且他们已经清楚的意识到穿着湿漉漉的纸条裤非常的难受。
3)新的兄弟姐妹的出生
虽然不是所有的2岁孩子都面临这个问题,但是有些家庭已经开始着手做这样的准备。这种情况对一个2岁的孩子来说,确实是很大的变化。因为这会使他们非常的焦虑。就如同你面临的焦虑一样,每一个人的睡眠都有可能减少。
2岁的宝宝有可能开始害怕黑暗。
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在做游戏的时候,会加进去自己很多的想象,这也给晚上睡觉带来问题。因为多数孩子对夜晚的恐惧都是由于黑暗造成的,他们会天马行空的随意想象-----床底下的魔鬼,幽灵般的黑影,他们已经开始慢慢认知这个世界,认为有坏蛋存在,有人想要伤害他们。严重的甚至会引起噩梦或夜惊。
不论是那个阶段的睡眠倒退,妈妈们都要尽可能耐心的处理好,坚持以往的睡眠习惯,告诉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是暂时的,而且你更不希望给宝宝养成新的不好的习惯。正如我们一直所说的,“不要为了一个临时目的而养成长期的习惯”。
——END——
本文为原创文章,任何商业机构、媒体(含自媒体)、网络等平台在转发时请联系好睡宝,没有取得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