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七课 经典案例实操巩固
2组——齐鹏
【课程名称】
第一部分/营销模型
一、【模型框架】:
(1)模型1——99元转3000元
选择理由:99元1对1体验4次课,付费门槛低,流量获取效率较高
优缺点:
优点:99元1对1体验课,一方面降低了市场和CC老师的邀约难度,另一方面降低了门槛,让更多用户更加容易接触我们的服务,筛选意向客户,方便后期跟进转化;另外转3000元的班课,也是满足了部分用户班课的需求,小班课与1对1体验课的衔接,更好的让家长了解我们的产品;
缺点:
从1对1转到班课,会有一定的落差,前期的体验课我们能够真正做到多对一服务。但班课这种多对一的服务体验不会更深。2种不同的产品类型会有偏差;
(2)模型2——99元转10000元
选择理由:99元1对1体验4次课,筛选了用户,给到了用户体验机会,便于转化;
优缺点:
优点:99元转1对1的10000元课程,衔接较好,都属于1对1产品,体验的服务质量有保障,用户接触的引流产品和信任产品一致,做好特色产品服务,后期转化更加高效;
缺点:
存在部分用户是为了1对1及时查缺补漏,高效解决问题来体验的,但真实情况中,不能接受过万的课时费用,导致一部分客户流失,并且影响整体的转化率;
二、【价格定位】
(1)体验课:
【主推价格1】99元
课程配置:4次课,1对1教学服务,
教具设计:教材礼包,包含升学政策指导手册、四科知识图谱、任意2科笔记本
【可拓展价格2】
课程设置:无
教具设计:
(2)正价课:
【主推价格1】3000元
课程设置:15次课,秋季班课
教具设计:秋季班课讲义、练习测、模拟试卷等
【可拓展价格2】10000元
课程设置:1对1课时收费,预计秋季15次课,价值10000元
教具设计:针对性学科讲义、练习册、模拟试卷等
第二部分/服务班型
一、【课程班型】:
【课程流程亮点】
(1)群内动作
①课程安排通知——上课签到打卡——课堂表现反馈——作业答疑——知识点巩固与预习告知;
②正常流程如上①,增设班主任维护,咨询、班主任、教务、老师会相互配合,给到肯定和鼓励;
(2)私聊动作
①课前安排,会由CC、班主任、老师与家长进行面对面沟通,明确学生学习问题,以及学习方案;
②上课过程中,班主任和CC除了社群互动以外,班主任会私聊反馈学生表现,CC则负责收集家长存在的问题,继续挖掘需求,以及后期课程安排告知;
(3)电销动作
①大部分还是由CC来负责,市场获取资源之后,直接对接给CC,CC进行电销推广,一方面是招新生,另外一方面也会继续挖掘需求,进行正价课转化;
【流量转化节点】
(1)开营:提前告知上课流程,并预告课程重点
(2)首课:第一课非常关键,老师负责正常课堂表现反馈、进行总结学习内容;班主任了解情况,会和家长做沟通,反馈学习状态;
(3)作业点评:老师会直接进行点评,CC、学管老师会进行配合,重点在于强调后面课程的连续性和重要性;
(4)优惠套餐:限时班课是享受报三科送一科,另外1对1就是赠送课时;
(5)其他:整个体验课,会花费很多精力,还是属于新生范畴,CC和班主任都要介入过程,反馈问题,强调做到真正多对一服务。给到CC机会去进行挖掘需求,进而提高转化率;
第三部分/运营策略
【入口流量】
1、线下市场地推、会销活动;
2、一定的微信朋友圈、个人号推广;
3、在读学员非在读科目扩科;
4、CC外呼/电销
【人设话术】——社群/个人号/朋友圈
(1)人设
专业、可靠、体贴的名师
(2)话术风格
话术简洁明了,迎合家长需求,重点站在用户角度;
(3)其他
重点在于用效果打动家长,用服务留住家长
【运营重点】
(1)批量动作
①市场持续性推广、CC电销
②教务课程提醒、老师课堂反馈+作业批改、班主任的学习报告反馈;
(2)人力密集点
①作业批改反馈
第四部分/数据估算
【转化率预估】
参与课程基数:50
被转化用户:30
预估转化率:60%
【流水预估】
10000-15000
总结:
通过99元4次一对一体验课进行引流,筛选了意向客户,同时给到意向用户接触我们多对一服务的机会。在市场推广获取表单之后,进入到服务环节,CC除了销售体验课之外,需要全程关注好4次课学生真是学习情况,主要是沟通家长对于课程安排的想法及建议,不断改进服务流程,进而确保服务质量,并进行需求挖掘,大大提高后期转化率;班主任此时的角色更多是助教,只负责整理老师的课堂反馈,重点在于学生与老师课堂表现,让家长确认我们高效课堂。老师对于学生就是清晰学习问题,能够给到真正提升学习方法,有效果;
所以每一环节,4位老师都有重要任务,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主打多对一服务,用教学服务质量打动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