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的湖北,买了车辆泡水险的车主该是高枕无忧不慌不乱了。
每天收到无数条信息,湖北暴雨来袭,伴随风雨雷电……。
微信上朋友圈刷屏都是4s店的温馨提醒:武汉今天和明天将发生今年以来最大持续性暴雨,极有可能淹水,请各位车主们注意防范。提前给车子迁出排水系统不好的地方。……
大雨在晚上如约而至。
我感觉一种窃喜与忧虑。
窃喜的是这个周末居然下这么大雨,我可以名正言顺在这雨声中偷懒听雨喝茶看书了。
晚上睡觉前我和女儿唠叨好几次:“怎么办?我要不要去给车子移个更高的地方停放?”
“你要挪就穿件衣服出门赶紧去挪,你的车子又没有买那个淹水险。”女儿见我一直在那唠叨对我说道。
在犹犹豫豫中我还是在纠结中睡着了,太懒了,还是没有去挪车。
晚上不安心,醒来一次,听见外面的滂沱大雨的声音,我心中有一种踏实的感觉,非常喜欢在这滂沱雨声中睡觉的感觉,慵懒,踏实,滋润。
除了隐约会担心车子会不会停得太低,我会一直期待在这淅淅沥沥的雨声中度过这个美好的周末。
在这个压力重重的社会,我们这个年龄承受的压力更加严重,年龄正是处于人生中承受最大压力的时候,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一种解压方式,有的选择运动,有的选择娱乐,有的选择倾诉,有的甚至选择抽烟喝酒……。
我的减压方式就是在这雨天里的休息,这种感觉非常的惬意,听着雨声,气温清凉,慵懒,欣喜,纵容慵懒……。
记得小的时候,为了生活,我父亲一直在城市做点小生意,大多数日子母亲一个人在农村种田带我们姊妹三个。
母亲的好强,性子急,只要地里有活或活还没有干完她必须干完了才愿意回家休息。
而照顾我们姊妹三个加上农活,母亲几乎除了睡觉时间大多数都是在地里忙活,那里有永远干不完的活呢。
除了下雨!而且是大暴雨,实在没办法出门干活了,母亲才难得清闲在家里给我们做一点好吃的或者陪伴我们一下。
我们农村那时候有一种发粑(就是现在市场卖的带壳的馒头),在夏天的傍晚,很多村民晚餐就吃这些,给竹床搬出来,竹床上摆放着自己做的粑粑和米酒一家人有滋有味的吃起来。
我那时候只有眼睁睁看着偷偷咽口水的份。因为记忆中我的母亲每天都是在干活,家里的地里的,我们所谓的吃饭不过是有吃的,可以填饱肚子的,越简单越好的。
我的母亲每天都在忙,从来不会给我们做一顿复杂的食物,而我为之流口水的发粑,却正好是比较麻烦的吃食,所以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耐性和时间为我们做过。
于是特别的渴望下雨天,越大雨越好!
雨天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就是美好生活。
因为母亲也在我一再央求下,答应我如果哪天下大雨就可以在家里做一次发粑给我们吃。
记忆中好不容易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这么一天,早上就开始下起了大雨,我母亲终于宣布:“今天我给你们做发粑吧”。
于是她开始和面,揉面,做粑粑,等一个个粑粑做好了,她给它们整整齐齐摆好,现在就可以等待它们慢慢发酵了,发酵需要时间,时间长短就当时温度气候而定。
这个时候,雨也刚好下小了,母亲又慌里忙的跑去地里干活了,她说等粑发好了她再回来蒸给我们吃。
在这个时间里,我的心简直就是在煎熬,我急不可耐的一会去掀开锅盖看一下,观察变化,看粑粑是否已经开始变大,当有一点儿变化我立马跑去田里喊叫我的母亲,但是我的母亲却一点儿也不着急,她依然在田间劳作她的活儿,因为她还在抢着给地里活儿多干一点,至于吃这方面,永远是排列在最后一位的。
时隔多年,那天后面的记忆已经模糊,后面我吃上了美味的发粑那滋味感觉却是不重要了,重要的渴盼已久的滋味,还有对这份雨天渴望的那份心境。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说,幼时的经历会影射到成年后的生活,包括小时候未曾满足的心愿和被压抑的情绪。
现在偶尔会和妈妈聊天说起这段经历,她对这个却没有什么印象。但是年龄越来越大了的母亲,相较于小时候对待我们吃的方面的那份不经心,现在却对我们有求必应,只要想吃什么,她能想到的或者我们想不到的,她都会为我们做。
但是我们却是越来越不想吃,不敢吃,吃什么都不香的感觉!曾经的那份对吃的渴望再也没有了。
我却因为这段经历对雨天有一份特别的情怀,每个人人生中的成长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缺憾,懂得正确的化解亦是一份美好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