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讨厌自己的时刻?觉得自己效率低,拖延症,没勇气,缺毅力……
你有没有对工作失去耐心的时刻?觉得工作琐碎、没“钱”途、特乏味……
你有没有对生活失望的时刻?熊孩子讨厌,伴侣无理取闹,全世界都不懂你……
其实,这样的时刻,每个人都有过,我也和你一样。生活都是琐碎的、平常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庸长岁月、点滴日子和锅碗瓢盆里修行----我们试图获得踏实、安稳、笃定的幸福岁月,虽然常常事与愿违。这种修行由于靠近生活,其层次绝不比远离尘世低,相反,我认为这是拥抱真实生活的唯一路径。
01 生活常常一地鸡毛
最近在群里聊天,有位妈妈着急的说:有个问题困扰我很久了,我总睡不着。平时工作忙,带孩子也累,周末把孩子送去学习班了,我想抓紧时间休息,可是翻来覆去就是睡不着,好像只有工作很忙我才安心,我觉得我这样特别的“不正常”,我对自己的状态很不满意,我特别愤怒,我总想惩罚自己。我是不是有问题?
看着她着急和自责的样子,我不禁想起了自己。
我曾是一个对自己很有要求的人,我梦想把家里收拾成样板间,亲子关系和谐,亲密关系松弛,除此以外的闲暇时间,我希望能够高质量的阅读、写作或者思考。
可是有了宝宝以后,熊孩子每天捣乱加破坏,“样板间”的梦想终于照不进我那小破屋子的现实,尤其是,“猪队友”老公还不能好好配合,经常继续把臭袜子丢得天南海北,外加从不收拾夜宵,我整理的速度怎么也赶不上破坏的速度,别说样板间了,不成垃圾场就不错了。
看着乱糟糟的家里,我感到很绝望:我想做到家里整洁、心情愉快,最好还有闲情逸致看看书,写写作,顺带搞搞亲子活动什么的。
可是我的现状完全达不到,我睡眠缺乏,忙成一锅粥,对老公吵,对孩子凶,完全没办法做自己的事,我对生活的控制感,正在一点一滴的消失。我的心情就像是周六晚餐桌上的杯盘狼藉,一片混乱。
家里的脏乱其实是一个侧面,它映射出我内心的慌乱。
我不够好,完全不够好,我如果不能整理好卫生,教育好孩子,经营好亲密关系,并且自己不断得到成长,那我还有什么价值?
我是一个彻头彻尾失败的人。我心里想着。
02 人生没有完美主义
令人绝望的日子,难道就这样日复一如的继续下去吗?难道真的没有办法?市面上这么多书籍和讲座,难道没有一个可以给出解药吗?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个TED讲座《脆弱的力量》,讲者是BRENE BROWN博士,一名社会学工作者。这个讲座只有20分钟,但是每一个字都像为我量身定制一般,砸在我的心上。我甚至怀疑,BRENE BROWN博士就是另外一个国籍的我。
其实,这只是因为,她说出了太多人的困境,幽默的话语与精当的例子背后,是她精心为每一个普通又迷茫的你,所“量身定制”的“人生解药”,她的讲座引起了普通人太多的共鸣。
BRENE BROWN博士说,每个人都有羞耻感,没人想谈论自己的糗事,这一感受的背后,是源于人们常常担心自己不够好,这植根于人性里面的终极脆弱。每个人都熟悉这种感觉:我不够高,我不够美,我不够苗条,我赚的钱不够,我的职位不够高,我不够好……
每个人都要经历很多脆弱的时刻。比如等待医生对疾病下诊断的时光,就是许多人的脆弱时刻,大部分的人不能够做到理性面对,对美国民众的调查显示,人们选择玩乐、吃喝、找伴侣拥抱或者做爱,总之人们都要做点什么来抵抗这种感觉。
从更大的层面来说,酗酒、赌博、暴饮暴食或者冲动消费,也属于人们对“我不够好”的抵抗,我们总是呈现战斗者的姿态,与“脆弱”干架,我们总想找到其中的谜题,试图“难言之隐,一洗了之”,可这种战斗往往事与愿违,而且有很多副作用。
我们陷入拼命追寻“确定”与“绝对正确”的游戏,一旦追寻不到,我们再次陷入恐惧,我们走入追寻“完美主义”的迷宫,如若不然,我们就开始假装,我们进入了死循环。
在研究了数以千计的调查问卷后,BRENE BROWN博士发现,那些真正拥抱生活,笃定又不疏离的人们,那些勇于去爱并且真正有价值感和归属感的人们,他们有着如下的共性:
1.他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不完美:他们的同情心,首先是针对自己,然后才针对他人。一个事实是,如果我们不能善待自己,我们也无法善待他人。
2.他们无比坦诚,他们放下对“理想的自我”的设定,代之以真实的自我。
3.他们全然接受脆弱,他们拥抱“脆弱”而不是逃离:他们深深的认可,脆弱是他们的一部分,他们从不认为脆弱是“追求舒适”,或者是“钻心的疼痛”,脆弱就是脆弱本身,它只是确实存在而已。他们认为正是这些东西,使得他们如此美丽,并且成为完整的自己。
BRENE BROWN博士得出了一个令她自己也无法相信的结论:要打败脆弱,并不是靠研究、控制和预测它,而是试图与它共存。
03 接纳自己,这堂人生必修课
《幸福课》一书中,谈到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优秀的化学中学老师,业务能力精湛,但是他当众做试验拿试管时,总忍不住手抖,他强迫自己到公园去,面对众人做公开试验,但是症状也没能缓解,这成为了他公开课教学和职业晋升的一大障碍。
咨询师说:对于你而言,最大的困难也许不是尽快的克服手抖,而是带着手抖的这个“症状”继续生活。你能否有这样的勇气告诉自己:“我是一个优秀、热忱又负有责任感的教师,同时我在做试验的时候手会轻微的发抖,这就是我。”
就像咨询师所说的那样,很多时候来访者找到咨询师,咨询师并不是匆忙的给出解药,而是选择陪伴你读过一段可能艰难的时光。
对于我自己而言,放下过于理想化的自我的执念,并且承认自己的平凡,帮助我更好的接纳自己。
一个周六的上午,我抽出3个小时,好好的把家里收拾了一下,扔掉了2大箱垃圾,换掉了5盆洗脸盆的水,客厅终于焕然一新。
我看着客厅的整洁,我自己大吃一惊,不仅仅是因为客厅成了我理想的样子,而是我惊讶于自己,为这么一件小事,耗费了多少资源。
有多少次,我为了家里的卫生状况而抓狂,产生不可遏制的怒气;
有多少次,我为了家里的整洁与否,与先生争执并生气;
有多少次,我因为没能达到理想中的家居环境,而否定了自己,怀疑生活……
这些林林总总的想法与观念,占用了我多少认知资源,破坏了多少亲密关系,降低了多少幸福感,我就为这么一个“样板间”的完美主义想象,我失去了那么多,我不是“傻”又是什么呢?
我的老师,一个心理学大咖,罗刚老师曾经告诉我:谁规定的,家里一定要干净得像样板间,谁规定的,生活一定要过得“有条不紊”、“积极进取”?
我家里就是脏点、乱点,怎么了,我非要把家里打扫成样板间才能生活,这正证明了我心灵的贫瘠。只有完全失去免疫力的人,才要在无菌室里生活。
我就是生活忙点、慌点怎么了,我积极工作,我善待老公和孩子,我已经做得不错了,每个人能力有大小,理想中井井有条的有序生活,也只能从一点一滴的改善开始。别太羡慕朋友圈里的“积极”与“美好”,你遇到过的问题,很多人都遇到过。
是的,也许我不够效率高,有自制力,我办不到同时打扫家务、和蔼教育孩子并且温情的对待伴侣,同时还能阅读写作,我永不能成为那个完美的妈妈和妻子,那个优秀的人;
但是我认真工作,勤于育儿,努力提高和反思自己,真心的对待每一位家人和朋友,我的确不够完美,但我已经足够好。
不知道你的生活期待里,有没有完美主义的“样板间”,也许你希望有个好专业与优秀的学分成绩,也许你期待一份好工作,也许你希望自己有所特长与产生价值、获得成就,或者你特别希望孩子好,也许你特别渴望一份完美情感与婚姻。
为了这个完美主义的“样板间”,我们对自己提出了太高的要求,我们要求自己理智、自律、效率而不情绪化,我们要求自己变得比别人更聪明,比别人更热情;
我们似乎想拥有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从容不迫的淡定,我们希望轻松的处理复杂难题,我们快刀斩乱麻,我们干脆又利落,我们想把所有生活烦恼,如隔夜垃圾一样轻松的倒掉。
可真实生活不是如此。“生活如一袭华美的袍,里面爬满了虱子”。人生的主题本身就宏大、冗长又曲折复杂,我们总会经历不如意。
我们也许永不能成为心目中那个完美的自己,若我们总对自己不满意,我们就不能找到真正发光、发亮的自己。
当我放下对所有完美的执念,时不时的宽容和"放纵"一下自己,我的心灵反而变得更加轻松而坚定。我再不逼迫自己,我诚实面对自己,我绝不假装什么,我承认自己的平凡。
这样想以后,我反而空多出来很多资源,我变得自由而轻松,我每周定期打扫,我再没和先生吵过,我坚持阅读、写作写笔记,我感恩生活给我的所有。我常常看到我已经拥有,而过去被我轻易忽略的那些资源:我拥有健康的身体、得体的工作,温暖的家人和坚实的伴侣,我内心充盈,正过得的越来越好。
每个人都是一座宝藏,放下对完美的、理想的自己的执念,我们就能收获更多。
不用等到老,你已足够好。每天清晨醒来,我们都可以真诚的对自己说:I'm good enou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