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师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讲述了现象、事实、情绪、感受和真相的关系,似懂非懂。我们往往关注的是现象,从而陷入自己的情绪中而不能自拔,再就是出口伤人,发泄着自己的情绪。
比如中午下班了,儿子还在睡觉,没有起床,我看到过就生气,不舒服,不接纳儿子,这些情绪的来源与儿子无关,是自己的修养不够,不够沉稳淡定,接纳的能力还不够强大。而背后的真相可能是儿子昨晚玩手机睡觉到很晚,也可能是儿子忙着剪辑东西熬夜到凌晨等等,没有了解真相,执着于自己的情绪和认为中,那肯定就是不舒服的。
还有今天早晨我做早饭没有打开抽油烟机,因为是蒸鸡蛋,没有油烟,我想着节约一点电费,而爱人看到后却用指责我的口吻连续问了我两遍:你怎么没有打开抽油烟机?他有情绪说明他只是看到厨房门有热气,而没有想到真相是我想节约电。而我对他的指责有情绪,是我不喜欢听他的口气,不想让他训我,职责人,我干了活你还不说我好,是我的问题,我对爱人的不接纳,我没有学会学会表达感受而是保持沉默,内涵自己的能量。关注事都超越了关注人,都是不成熟的表现,修养都不够。记得电影我的前半生,描写陆涵和白光就是有修养的人从不生气,没有修养没有本事的人遇事就发情绪。
一个成熟的,有智慧的,有爱的人,在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用情绪化来解决问题,他们都会透过事情的现象来看到现象背后的事实,懂得控制和转化自己的情绪,关注自己和当事人内心的感受,然后在事实的基础上分析判断出来事实背后的真相,然后就真相来解决问题。所以修行的方向是看到真相,学会表达感受,从情绪中走出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