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哥是一个很“勤奋”的人。
每天在朋友圈分享各种免费、付费课程,分享最近又看完了哪本哪本书,听了哪个大牛的付费课程,俨然活成了一个成功人士的样子。然而在工作多年后,也只是一个部门主管——这还是领导看他资历老,还在基层实在说不过去,才将他提拔上来的。
每次喝酒,总听他抱怨怀才不遇,说自己已经这么努力了,却没有伯乐能赏识自己。每每这时,周边人都只能无力地安慰。毕竟在大家心里,努力和成功是划等号的。
的确,有效的努力和成功是划等号的,但火哥的努力,却仅仅是安慰自己的无效努力。那到底怎样的努力才是有效的呢?
明确的特定目标
就像航行要有方向,要知道自己努力奋斗的目的。就好像篮球训练,是希望定点投篮命中率提高到80%,还是能用假动作上篮得分;明确目的后,就可以针对性地努力练习,是投篮姿势不正确,力量不足,还是力量的把控上不如意。明确努力的目标后,进行目标分解,是调整姿势,还是加强肌肉训练,还是选择更适合的运动鞋。分解后的目标,就像将一场马拉松拆分成若干段短跑,每次只需要盯着伸手就能碰到的目标努力,一步步提升自己,通过一次次达成这种小目标,让自己不断获得成就感,将成就感转化为动力,更努力往下一个目标迈进。
足够专注
专注的程度,也决定了努力的有效性。
火哥特别喜欢在听付费课程的时候,嗑嗑瓜子,喝喝饮料,甚至切换到微信页面跟朋友打打嘴炮。在他看来,他花了时间听课, 内容也基本听到了,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学习,而且还是很努力的那种,因为他是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呀!
可是这种学习质量如何,其实他心里也是明白的。只不过想用这种“学习”麻木自己。而要真正取得进步,强大的专注力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练习中,
及时反馈
仅仅有目标和专注力还远远不够,因为埋头狂奔,往往容易迷失方向,跑了很久,暮然回首,发现自己已经偏离跑道十万八千里了。而缺少及时反馈,更无法得知自己到底哪里不足。就好像火哥,如果他能得到及时反馈,很快就知道自己所谓的“勤奋”根本毫无意义(除了让他自己沾沾自喜之外)。
这也是第一点提到的,将目标分解。分解后的小目标能让反馈机制及时响应,就像航行中的指南针,能帮助你在迷雾中不断调整,保证自己向着目标一路前行,更能告诉你航行中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目标分解得越细,反馈周期越短,越能高效地调整自己练习方向与方法,同样更能促进自己坚持下去。
离开舒适区
什么叫进步?往自己舒适区外跨出一步,这就叫进步。在自己的舒适区中,做再多的练习,也不过是麻木机械地训练自己熟练的东西,甚至成为了肌肉的条件反射,就像著名默剧大师卓别林演绎的工厂工人一样,已经成为一种另类的机械。在舒适区做的所谓训练,只能让自己熟练,但是无法让自己进步。
当然,有人会反驳,熟能生巧难道错了吗?不,熟能生巧没错,但是大多数人都理解错了。熟能生巧的前提,是在熟悉的事情中,不断动脑,把事情做得更好更巧更妙,而在不断动脑的过程,就是在一次次突破舒适区的过程——试问有谁在舒适区中“动过脑”呢?
通过制定明确的目标、保持专注、及时反馈、走出舒适区,让自己一点点突破自己原有的天花板,一天两天也许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经过一年半载的有效努力,回头看看,会发现挺感谢当初选择有效努力的自己。